在教育部、國家語委指導支持下,4月28日,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在北京成立。
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由北京語言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防災科技學院、南方醫科大學等29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是由志愿從事應急語言服務的相關機構和個人組成的公益聯盟組織,主要針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及國家其他領域重要工作中急需克服的語言障礙,提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漢語方言、手語、盲文、外國語言文字等方面的語言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在教育部、國家語委的指導下,北京語言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和相關單位專家學者組成“戰疫語言服務團”,先后研制發布了《抗擊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外語通》《疫情防控“簡明漢語”》等系列語言服務產品,為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及相關群體提供多維度語言服務,取得明顯成效,受到各方好評。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建設是對上一階段工作成果的接續和深化。
從抗擊疫情實踐中發展起來的我國應急語言服務,是語言文字戰線積極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生動案例,充分展現了語言文字工作者的家國情懷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體現了語言文字戰線的使命擔當。加強國家應急語言服務能力建設是語言文字戰線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舉措,是提升國家語言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水平的有力抓手。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應急語言服務邁向新臺階。
(總臺央視記者 許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