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滬上糧倉之一的松江區(qū),目前正在面臨防疫情與抓春耕的雙線作戰(zhàn)。春耕正當其時,松江區(qū)農業(yè)部門通過多方調集農資,并在符合防疫要求的情況下協調農民下地等多措施開展,盡量平衡防疫情與備春耕,以保障今年糧食生產開好局、起好步。
農民下地
通過與社區(qū)的積極協調,近日,在松江區(qū)小昆山現代農業(yè)園區(qū),部分種地農戶已經回到農田投入生產當中。春耕生產中,農機是重要保障,小昆山鎮(zhèn)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海彬介紹:“目前7個承擔園區(qū)農機服務的機農互助點基本人員已經到位?!?/p>
松江是上海市“國慶稻”種植面積最廣的區(qū)域,種植有“國慶稻”松早香1號共計10000余畝,而眼下正是“國慶稻”育秧播種的重要時節(jié)。水稻播種前,需要浸種、催芽,準備育秧土,之后還要再溫室棚里播種并培育秧苗,插秧前還需要翻地、泡田,這一套有些繁瑣復雜的程序,人手到位是必要前提。
農民下地生產與防疫靜止之間的平衡,是需要解決的兩難命題。松江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陳勇介紹,為了保障春耕生產的正常進行,目前農業(yè)部門正在積極協調各街鎮(zhèn),在符合防疫安排的情況下,協調居住在各村居的農戶及時下田,并實施閉環(huán)管理。根據初步統(tǒng)計,目前全區(qū)921家糧食合作社,有753家實現了復產,復產率在80%左右。而在已經復產的合作社當中,人員到崗復工率達到95.8%。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合作社在封控之前提前做好了閉環(huán)生產的預案。小昆山現代農業(yè)園區(qū)的冠軍農業(yè)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家。經歷過小城鎮(zhèn)改革的小昆山鎮(zhèn),農戶居住在當地城市社區(qū),為了防止封控后農戶不能及時返崗影響正常生產,合作社前期未雨綢繆,前期已經安排了7位社員居住在農田附近的房屋,近日,社員們已投入春耕生產當中。
農資保供
農民下地之外,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的供應也是春耕生產的必備。陳勇介紹,種子是由區(qū)內三個種子繁育中心統(tǒng)一供種,早在春耕之前就已經備種到位,“共計有824噸,除滿足全區(qū)農田供種需要外,還預留了防災備種?!?/p>
化肥農藥方面,陳勇說,往年我區(qū)主要從江浙地帶購買引進。今年因為情況特殊,為了滿足春耕農田的用肥用藥需求,前期農業(yè)部門設立農資保供專班,排摸庫存,并通過原來的供應商尋找替代性的供應渠道,以及替代性產品。截至目前,共計調劑到肥料2971噸,農藥近30噸:“基本可以滿足全區(qū)農田到5月底的農資需求?!?/p>
以往不少農戶習慣春耕前購齊水稻生產全生命周期的農資,眼下因為也只能特殊時期特殊安排。陳勇說,目前只能通過各農技站協調各農戶限量購買,從而讓有限的農資最大范圍內滿足農戶當前的需求,“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共渡難關?!?/p>
共克時艱
疫情的陰影之下,農事生產的困難也有。據了解,雖然當前部分農戶已經下田,同時目前機械化和合作社代管的方式也比較成熟,但人員方面還是比較吃緊。尤其是5月中旬即將迎來松江糧食種植的主體——中晚熟稻1018的耕種作業(yè)。前期的溝系暢通、清除雜草等農事,還是需要更多人力的投入。對此,農業(yè)部門也表示,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做好人力協調工作。同時,對于后續(xù)需要的農資,做好調集工作。
春耕春播是農業(yè)生產的關鍵期,往年這個時候的農事培訓也是常規(guī)工作。但當前也面臨一定難題。往年的這個時候,葉榭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副站長盛姬和其他農技師一樣,需要到田間地頭開展集中性的田頭培訓。但顯然今年這樣的活動不能夠順利開展,盛姬表示,為此,農技人員需要通過電話、網絡方式回應農戶對春耕春播期間對于農技方面的指導需求,“但好在各個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基本都是‘熟練工’,目前農技方面的問題不大?!?/p>
農時不可誤。雖然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春耕整體要比往年晚上一周左右,但陳勇樂觀表示,目前尚沒有錯過春耕春播的最佳時期,所以對今年的糧食豐產沒有影響。
越是關鍵時期,越是要抓好農業(yè)的基本盤。雖然當前農事生產有一定的困難,以及因為運輸成本上升也帶來的農資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但經農業(yè)部門排摸,各合作社種糧積極性目前尚沒有受到影響,今年全區(qū)的糧食生產面積穩(wěn)定在15萬畝左右,全年糧食穩(wěn)產保供仍然基礎堅實。
作者:李諄諄 張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