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5月7日電 (林浩 魏素娟 劉飛燕)5月7日,廣西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盧上需表示,近年來,廣西法院在審判監督中立“明規矩”、破“潛規則”,推動司法領域頑瘴痼疾整治,提升審判質效,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當天,廣西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民商事審判監督工作情況,并發布六起2021年廣西法院民商事再審典型案例。
盧上需介紹,審判監督制度是我國審判權力制約監督的重要司法制度,對維護當事人合法權利,實現公正司法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廣西法院立足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受理各類民商事案件601272件,審結561855件,結案率93.44%,民商事生效案件服判息訴率保持在96.74%的高水平。
針對當事人不服的極少數生效裁判存在的問題,廣西法院嚴格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認真審查糾正,經過依法審查,決定立案再審3102件,發回重審、改判1733件。今年第一季度,廣西法院受理民商事申請再審案件4105件,結案1754件,立案再審602件。
“以上數據表明,廣西法院勇于刀刃向內,通過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審判監督工作,依法糾正了一批錯誤裁判,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和法律權威。”盧上需說。
同時,廣西法院聚焦矛盾糾紛實質化解,依法監督審理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案件,服務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突出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瑕疵補正、釋法析理、司法救助、司法幫困等矛盾化解配套機制,提升司法效能、減少當事人訴累。
此外,廣西加強虛假訴訟整治,凈化訴訟環境,維護誠實守信的司法秩序,推進審判監督再審程序改革,健全院庭長監督管理制度,加強審判團隊建設,為維護司法公正和法律權威,提升司法公信力,促進法治社會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廣西高院審監一庭庭長程麗文介紹,當天發布的2021年廣西法院民商事再審典型案例,涉及侵害商標權糾紛、執行異議之訴、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和股東出資糾紛,均為中高級人民法院依法糾錯的再審改判典型案件,體現了上級法院強化審判監督、嚴格依法辦案的原則要求,對統一廣西法院裁判尺度將產生積極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