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寧波5月10日電(記者 林波)穿過蜿蜒山路,坐落于浙東四明山革命老區的寧波余姚市鹿亭鄉中村村悄然映入眼簾。很難想象,這個曾經“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偏僻山村以獨特的自然資源成功“出圈”,托起了鄉村振興的發展蝶變。
從偏遠鄉村到世外桃源,這是余姚鄉村振興的縮影。而在其蝶變的背后,離不開寧波、余姚兩級統一戰線打造的“鹿亭同心實踐基地”平臺作用。
“鹿亭同心實踐基地”于2012年8月28日正式啟動,寧波市委統戰部,寧波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寧波市臺辦、僑辦、民宗局、僑聯、甬港聯、知聯會以及余姚市委統戰部等41家單位共同參與建設。通過近10年建設,幫助該鄉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的共贏發展,描繪了統一戰線“同心”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余姚“統戰公園”一景。 余姚市委統戰部供圖據余姚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一鄉一景區”“一村一小品”的目標,寧波、余姚統一戰線各成員單位與鹿亭鄉12個行政村進行一一結對幫扶,深入挖掘各結對村潛力,加大個性培育力度,幫助開展旅游標識系統設計、特色村莊規劃等服務指導類項目,為鹿亭科學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
以鹿亭鄉中村村為例,和許多山村一樣,該村面臨著離城區較遠、交通不便等發展桎梏。但實際上,藏在深山的中村村森林覆蓋率達84%、有著“天然氧吧”之稱,是浙東地區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
如何將這些綠色資源轉化為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余姚市委統戰部嘗試幫助中村村開展精品村設計,使該村榮獲了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寧波市民宿集中村等榮譽稱號。
余姚一民宿。 余姚市委統戰部供圖因看好家鄉的發展,三間爿民宿老板王百能于2016年回到中村村創業,如今他的民宿已發展成8棟樓、40個房間的規模,“我們回來不僅僅是為了掙錢,更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建設家鄉。”
除了三間爿民宿項目外,依托鹿亭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寧波、余姚兩級統戰部門還引導統一戰線成員在鹿亭投資興業或積極牽線搭橋,相繼有香泉灣養生度假山莊、東方鹿苑等特色旅游項目落戶。
與此同時,針對鹿亭鄉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的實際情況,寧波、余姚兩級統戰部門積極引導統戰人士愛心捐贈,先后援建了新四軍后方醫院展陳館、李家塔板橋、中村廊橋、白鹿獅峰巖觀景平臺、沿夾岙村村民活動中心等項目,有效改善了鄉容鄉貌,優化了公共服務。
據統計,10年來,寧波、余姚兩級統戰部門會同各成員單位共實施同心項目132個,前后投入實體項目建設資金1236萬元。
除此之外,通過“鹿亭同心實踐基地”平臺,寧波、余姚兩級統戰部門大力支持鹿亭推進農合聯村級服務社建設,推動了番薯粉絲、筍干菜等特色產業的發展。
余姚東崗同心亭。 余姚市委統戰部供圖種著幾十畝番薯的鹿亭鄉農戶鄭亞鳳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2018年,鹿亭鄉在鄭亞鳳所在的村莊搭建了村級服務社,構建為農服務“一站式”平臺。
“顧客只需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在‘美麗四明山’平臺上下單,再也不用愁自己產品的銷售問題。”鄭亞鳳如是說。
“小地方承載大戰略。”據余姚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鹿亭同心實踐基地”的運作模式改變了以往各條戰線各自為戰、各成員單位資源分散的情況,有效整合了統一戰線資源,使統一戰線的優勢更加聚焦、作用更加凸顯,形成各條戰線密切配合,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眾人劃槳開大船的良好工作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