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春5月30日電 (郭佳 高龍安)吉林省穩經濟增長大會30日在長春召開,全省市縣區通過線上參會。會議提出今年的經濟目標是二季度止跌、三季度回升、全年實現正增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吉林省GDP同比出現7.9%的負增長。自4月以來,吉林省就不斷出臺新政,推動經濟復蘇。此番,吉林省又出臺43條穩經濟措施,以實現上述目標。
當天下午,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上述措施。吉林省發改委副主任張春達表示,這些措施旨在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這些措施中,既有落實中國國務院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配套措施,也有吉林省的增量措施,包括財政、金融、投資、消費、糧食能源安全、供應鏈、外資外貿、基本民生等八方面。
工業經濟是吉林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吉林省工信廳副廳長孫大維表示,疫情對全省工業造成了嚴重沖擊,前4個月工業經濟增速指標下降幅度較大。
為了讓工業經濟走出疫霾,吉林省除了在促投資、強產業鏈供應鏈、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出臺新措施外,還提出要重點推動汽車、家電、冶金建材等大宗工業品消費。
孫大維介紹,吉林省已經在交通、水利、電力、通訊、房地產等27個行業征集近4000個項目建設需求,稍后將陸續向企業推薦,擴大本地鋼材、水泥等大宗工業品銷售,以提振經濟。
“穩住汽車消費對全省穩增長是關鍵中的關鍵。”吉林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孟慶宇表示,2021年汽車消費占吉林省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3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
為了提振汽車消費,吉林省將使用財政資金直接補貼購車者,降低購買成本。在吉林省購置新車可享受2000元(人民幣,下同)到5000元的補貼,購買新能源車再加補1000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