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6日電 (記者 高凱)6月6日晚,由中共陽泉市委人才辦、鄉村復興論壇聯合主辦,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擔任學術指導的“第二屆大學生鄉村振興(陽泉)建筑(閑置空間)創意設計大賽”線上宣講會在騰訊會議和B站舉辦,面向國內外青年建筑師解讀賽點賽題、公開征集作品。
近兩年,在疫情反復的考驗下,頻繁的城鄉互動被打破,眾多鄉村在疫情中開始沉淀自身。一方面更加關注村民的生活質量、居住環境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另一方面村莊更注重能促進共同富裕的集體經濟產業如何壯大。
據介紹,第二屆陽泉大賽重點并非為鄉村“造新景”,而是聚焦如何“盤活”村莊閑置空間。大賽以3處古院古廟和2處農業相關產業園區為五大任務點——有三百年傳統民居大院,有象征著鄉村精神香火的古廟、有村里亟需的油坊產業園、也有現代農業產業園、民宿文化區等豐富的改造類型,充分展現山西鄉村的特色風貌和目前所需,希望青年群體能著眼于當下鄉村發展趨勢,放眼鄉村產業未來,以充滿創想的設計方案,帶來更多更新的產業業態、活化鄉村資源,構想出鄉村新時代生活的新可能。
大賽以閑置建筑為切入點,融合高校宣講與青年集訓營,以創意設計、真題真做、實踐作為,發現一批在鄉村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的青年人才,鼓勵青年人才積極參與地區振興有關行動,深入發掘并孵化一批創新性強、示范性好的優秀作品在陽泉落地集聚,促進“競賽創意+實效落地”的大賽成果價值轉化。
據介紹,在首屆大賽中,組委會組織報名選手現場考察,將各種類型、各個點位看了個“透”、摸了個“實”,再與當地村干部、市/縣領導座談交流、梳理總結、反復打磨,在原有想法的基礎上,結合調研、測量情況進一步設計出了針對性和操作性更強的方案。作品傳達出了村民所需、當地所向、審美所趨。
在本屆大賽自4月21日賽事發布至8月20日作品提交截止,幾乎橫跨大學生暑假實踐,組委會為參賽選手留有充分時間進行組隊、概念構思和圖紙設計。另一方面,組委會視疫情擇機組織現場考察,鼓勵參賽者到現場更全面、詳細地了解當地風貌和人文故事,跟當地政府、村干部和原住民進行面對面溝通。
據了解,此次大賽評委涵蓋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東南大學、浙江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11位高校建筑學者教授和深耕鄉村建筑多年的先鋒建筑師。部分評審還將組成“集訓營導師團”,指導參賽團隊進行作品深化,使其進階成為能“為我所用”的落地方案。
大賽設置了針對作品提升的大賽集訓營,并特別邀請建筑領域的專家學者,聚焦省校合作新生態、參賽指南等進行解題,形成系列“奪冠指南”。值得一提的是,大賽入圍作品還將編輯成集,并在國內高校或機構進行巡展,同時組委會將與部分評委對接,為優秀參賽選手提供建筑事務所實習機會。
大賽報名將于6月25日截止,組委會擬于7月初組織現場考察,8月20日作品截止提交。后陸續完成多輪評審及頒獎。凡建筑設計、景觀規劃等領域大學生、青年建筑師,均可通過大賽官網http://contest.ivillages.org/報名,也可通過鄉村復興論壇公眾號了解大賽詳情。
據了解,大賽主辦單位之一、鄉村復興論壇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北京安哲建筑、宿集營造社、北京綠十字、新浪微博共同組織,中國扶貧基金會公益支持,是國內運作和傳播鄉建親歷研究和鄉建實踐者全新合作交流平臺的重要力量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