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今年以來,為了保市場主體,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多管齊下,采取了不少措施。
記者在浙江采訪時,就發現了這樣一道助企紓困“加減法”。
在浙江這家新材料生產企業,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這里生產的有機硅密封膠正源源不斷地發往長三角地區,不少產品還用在了杭州亞運會的場館建設上。不過,如果把時間調回到今年4月份,那時企業生產線只開動了60%,遠低于往年正常水平。
杭州之江新材料公司副總經理 陶小樂:今年上半年整個形勢還是比較起伏的,特別是4月份以來,我們怎樣保障市場的發展、保障客戶,應該說都遇到了一些難度,流動資金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
面對困難,企業選擇了主動出擊。先是加大創新力度,增加高利潤產品的生產,另一方面在國內積極開拓新的合作伙伴。就在企業為了保證生產四處奔波的時候,4月底,浙江出臺了包括27條措施在內的減負紓困清單,覆蓋減稅、融資、穩企等多個方面,這給企業帶來了希望。更讓企業沒想到的是,銀行工作人員居然主動上門來對接貸款需求。
中國銀行杭州分行黨委委員 侯力輝:在對這家企業日常走訪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企業整體經營情況是比較好的,但自有資金還不足以支撐后續研發和生產。因此我們為企業新增授信,目前企業在我行貸款余額已達4500萬元。
不僅是金融部門,財政和稅務部門也伸出了援手,幫他們辦理了近3000萬元的留抵退稅款。
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錢塘區稅務局法制科科長 吳靜:我們根據企業類型、成長周期等身份標簽,精準鎖定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主動提醒。除了留抵退稅,我們還輔導企業享受了研發費加計扣除等企業所得稅減免3359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58.26萬元。
資金到位了,這也讓企業有了規劃長遠的底氣。
杭州之江新材料公司副總經理 陶小樂:這是我們一個十層的研發大樓,除了會議室之外,全部都是我們的研發實驗室,現在投入非常大。我們在集成電路的芯片封裝膠上面,在新能源動力電池上面的結構膠上面,都做了很大的投入,這就是最近在做的。現在(實驗室)都不夠用了。
在廠房里,記者還看到了企業從瑞士和德國購進的自動化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上每分鐘能夠生產200多支的成品膠。
杭州之江新材料公司副總經理 陶小樂:全球只有2條(這樣的生產線),我們在中國有一條。這個非常好地提升了我們智能化的制造水平和柔性管理水平。
制造生產水平在提高,讓企業出乎意料的是,對生產線的升級改造,還帶來了額外的驚喜。他們納入了浙江推出的“生產制造方式轉型示范項目計劃”,凡是列入這張清單的企業,都能獲得財政的支持。
杭州之江新材料公司副總經理 陶小樂:轉型補助的資金已經到位60%了,我們會把這筆資金主要投入運用于我們公司的數字化轉型。
實際上,這家中小企業只是眾多受益市場主體的一個縮影。今年,僅支持生產制造方式轉型,浙江就拿出了近11億元。而這只是財政支出的很小一部分。今年前7個月,浙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086.7億元。
為了更精準地管好“錢袋子”,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浙江財政將數字化管理融入了日常工作。哪怕一張紙,都有清晰的使用規格和標準。同時,為了讓閑置國有資產“活”起來,公物倉管理信息平臺對行政事業單位配置物資、處置、超標資產實現統一管理和調配,能減少一半的總支出。
浙江省財政廳副廳長 倪學軍:一般性支出“應減盡減”“應壓盡壓”,財稅政策“應出盡出”“能出快出”。今年1至7月,(浙江)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上年增長15.1%,其中一般性支出壓減率達8.3%,真正實現節用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