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副局長王松林6日透露,2021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商標、專利等領域違法案件5萬余件。
國家知識產權局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該局最新完成的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結果,結果顯示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滿意度持續上升。王松林在發布會上介紹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工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他說,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執法工作,每年印發執法稽查工作要點,對知識產權執法工作作出部署,針對重點領域、重點商品,組織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查處商標、專利、地理標志等領域侵權假冒違法行為,依法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營造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2021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商標、專利等領域違法案件5萬余件。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嚴厲打擊侵權違法行為。始終將關系人民群眾健康和財產安全的商品作為重點,結合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嚴厲打擊知名商標侵權、制售“山寨”酒水飲料等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定期曝光典型案件。將社會關注的惡意申請注冊商標行為列入執法重點,2021年9月,會同知識產權局梳理惡意申請注冊奧運健兒姓名商標相關信息,組織15個省(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集中查處,立案50起,對相關申請人和委托代理機構依法作出處罰,著力維護商標申請注冊秩序。
二是強化重點領域執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2021年5月,與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保護的指導意見》,健全地理標志保護體系,完善涉外地理標志保護機制,加強違法線索、監管標準、保護信息的互聯互通,嚴厲打擊地理標志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為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等實施營造良好環境。2021年10月,與知識產權局聯合組織開展“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加大對重點商品、重點場所的執法檢查,依法查處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違法行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案件300余件,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順利舉辦營造良好環境。
三是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抵制侵權假冒的社會氛圍。堅持執法打擊與宣傳引導并重,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知識產權宣傳周期間,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向社會曝光典型案件,以案釋法、以案普法,培養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引導市場主體守法誠信經營。定期篩選社會關注度高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宣傳解讀,剖析違法行為危害,提高消費者辨識力和自我防護能力。充分發揮12315平臺效用,完善舉報投訴處置機制,鼓勵社會公眾舉報違法行為,拓寬案源渠道,強化社會監督。
關于當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特點及下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的安排。王松林指出,從查處的案件情況來看,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呈現出線上線下一體化運作的特點,制假售假的組織化、專業化程度呈現上升趨勢,違法行為跨區域、鏈條化,主體身份更加隱蔽,調查取證難度加大,知識產權執法面臨新挑戰。
他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圍繞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積極創新執法方式,不斷完善制度機制,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
一是提高知識產權執法效能。著力于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發揮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效能,提高知識產權執法效率和水平,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創新動力,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對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持續加大執法力度,精準重拳出擊,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更好地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積極推進智慧監管,利用信息技術為執法賦能,努力破解執法難題。
二是建立完善執法協作機制。著眼于網絡環境下侵權假冒的新情況、新特點,完善線上線下結合、區域協調聯動的全鏈條執法機制。總結推廣長三角、京津冀、淮海經濟區等區域執法協作經驗,加強跨區域案件協查,增強區域間執法合力。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注重在個案辦理中深挖上下游關聯違法行為,鏟除產供銷違法鏈條,通過查辦一批關聯案件,規范一個行業,凈化一片區域。
三是持續加強執法能力建設。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組織開展多層次的業務培訓。開設執法稽查“云課堂”,定期交流執法辦案經驗,舉辦電子數據取證“大比武”活動,補上業務短板,在學習交流和執法實踐中錘煉執法隊伍,提高辦案技能。加強對基層知識產權執法的指導,不斷提升執法的精準度和有效性,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