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9月6日電 (記者 劉鵬)近年來,國家連續實施兩孩三孩政策,在生育政策不斷優化的新形勢下,人口大省河南是如何落實母嬰安全保障工作的?
擁有近億常住人口的河南省,婦女兒童約6600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9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該省衛健委婦幼處處長武宏就上述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是體現母嬰安全的主要指標,是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武宏當日介紹說,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之后,通過全國以及河南省的形勢分析看到,高齡、高危孕產婦的比例進一步增加,妊娠風險也較以往進一步增多,母嬰安全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新的挑戰。
對此,河南省從制度層面上進一步強化對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全保障。特別是近年來,河南加強妊娠風險篩查評估以從源頭上嚴防風險,如依托孕婦學校、母乳喂養和生育咨詢門診、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等平臺,廣泛普及孕育健康知識,強化孕產婦“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
同時,河南加強高危孕產婦的專案管理,按照不同的風險程度,對孕產婦進行“綠、黃、橙、紅、紫”五色標識和精細化管理。低風險的標記為綠色,按照風險程度不同,依次標為黃、橙、紅色,有合并傳染病的標為紫色。對“橙色”“紅色”“紫色”的孕產婦,嚴格實行高危專案管理,確保做到“發現一例、登記一例、報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對風險較高的孕產婦,盡早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進行干預救治,接診機構對轉診來的高危孕產婦開通“綠色通道”及時實施診治,確保安全。
此外,河南持續提升危急重癥救治水平,加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并將之列入全省“五大中心”建設重點推進,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市縣三級分工協作、有序運轉的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網絡。在人才培養方面,依托基層婦幼骨干醫師培訓項目,累計為縣級培訓婦產、新生兒、危重癥救治技術人員1500余人,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適宜技術培訓,覆蓋5萬余人,切實提升基層救治能力。
武宏稱,為筑牢疫情防控期間保障防線,河南針對孕產婦這一特殊群體第一時間開通了全省婦幼線上義診咨詢平臺,指導各地開通24小時母嬰安全熱線,充分發揮互聯網+婦幼健康的作用,及時主動回應疫情防控期間孕產婦咨詢就診需求。圍繞孕產婦醫療保健服務,在疫情防控形勢下實行分區分類管理,動態掌握高中風險區和集中隔離點內的孕產婦底數,建立就診綠色通道,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婦幼健康服務不斷線。
此外,圍繞守牢母嬰安全主陣地,河南加強婦幼保健機構院感防控,制定孕產婦、兒童等重點人群防控指南,明確定點救治機構,保障感染孕產婦及時有效診療,實現了婦幼保健機構院內感染“零發生”、確診新冠孕產婦“零死亡”的目標。
武宏表示,“十四五”期間,河南將持續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更加注重孕產婦心理、生理、遺傳、營養等全方位的健康及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升,以提供更加溫馨、便捷的醫療保健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