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9月9日電(祁增蓓)9日,記者從青海省西寧市委宣傳部召開的“西寧這十年”“努力打造高原城市高品質生活標桿”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寧市就業專項資金累計支出23.68億元。城鎮新增就業31.47萬人,各類失業人員實現就業23.4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96.7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223.92億元。
西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積星介紹,十年來,西寧市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八項行動,累計認定就業見習基地100余家,有效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高校畢業生總體登記就業率達87%以上。并在176個社區、917個行政村設立就業聯絡員1093名,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779場次,提供崗位信息54.06萬條次,公共就業服務效能持續增強。
在社會保障方面,西寧市基本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十年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逐年調整,全市企業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達到3600余元,較十年前提高近2100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實現8次調整,受益參保人員達14.99萬人。
“我們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目前養老、失業、工傷三大險種參保228.83萬人險。”李積星表示,西寧市率先在全省推行以“專屬客服”“專線預約”“專題宣講”“專項輔導”“專門審核”為主要內容的五項工作機制,109項社保公共服務事項全面對外公布,22個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十年來,西寧市著力健全柔性引才用才機制,優化配置人力資源,暢通了鄉村教師職稱評聘“雙通道”,試點開展專技人員網上職稱申報評審,在合理定崗定責的基礎上,全面實施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同時,率先在青海省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工作,完成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33.06萬人次。
此外,西寧市始終把保障勞動者權益作為促進勞動關系和諧同行的重大任務,建立欠薪線索紅、黃、藍分級預警機制,依法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快速高效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模式逐步形成。“十年來,西寧市辦結欠薪類案件6030件,為近7.44萬人次追發工資待遇8.9億元。”李積星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