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23日杭州亞運會開幕,到昨晚杭州亞殘運會圓滿閉幕,兩個亞運同樣精彩。對于選手們來說,賽事已經結束,但是惠及民眾們的亞運“惠”卻還在持續。一場體育盛會釋放出哪些民生紅利?這些亞運紅利又如何惠及更多民眾?這又將給全國的高質量發展帶來哪些啟示?
亞運“智能紅利”如何撬動數字化發展?
虛擬人技術、智能亞運一站通等等,這些數字智能應用,都是杭州借助亞運撬動城市數字化發展的生動詮釋。賽事結束,如今,像這樣的智能紅利是如何具體惠及民眾的呢?
體育和科技的跨界融合是企業、科研院所、政府部門多方推進的結果。2022年4月份推出的3D云陣相機,不斷地出現在各個科技智能展會當中,它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創建屬于自己的3D數字分身。
為了杭州亞運會、杭州亞殘運會這項虛擬數字人創建技術,在精度和操作上進行了優化,并開發了全新虛擬場景。在虛擬世界當中,記者可以和蓮蓮一起切磋打乒乓球,在賽時它也為國外運動員創建了數字分身,利用這些數字分身就可以去游覽杭州美景,體驗杭州文化,而未來它也將走進文旅景區,走進我們的生活,讓市民也可以親身體驗。
智能亞運是杭州數字企業挖掘潛力的助推器,同時也是展示新技術、新應用、新場景的舞臺。
剛剛記者通過智能亞運一站通當中的出行通,體驗了一下快速的地鐵交通出行。在杭州市的蕭山區,記者要體驗一下美食通,感受一下這里的地道美味。既然來到了蕭山區了,感受一下越王東坡雞,點開之后會有詳細的介紹,導航當中會有打車路線,地鐵加公交路線。
憑借著美食通的指引,不一會兒記者就抵達了品嘗這道美食的餐廳,而且就在餐廳的對面是杭州的湘湖景區,既能吃美食,還能游景區,智能亞運一站通涵蓋了食、住、行、游、購等多方面的服務,在賽后它將轉化為數字城市的服務平臺,服務于普通的市民??梢韵胂螅磥碇悄軄嗊\一站通、亞運場館在線等一批亞運科技將惠及更長遠的數字生活。
"綠色紅利"融入生活 如何"看見"更"用上"?
“綠色”是本屆亞運、亞殘運最為鮮明的色彩。綠色低碳的競賽場館、“綠電”供應的相關設施、零碳甲醇點燃的亞運主火炬等等……賽后的“綠色紅利”,對于民眾未來的生活又意味著什么呢?
記者來到位于杭州市拱墅區的拱墅運河體育公園,眼前這幢建筑就是杭州第19屆亞運會乒乓球以及霹靂舞的比賽場館,距離它幾百米的位置,就是曲棍球的比賽場地。這兩個場館是本屆亞運會的新建場館,建成后這里的人氣非常旺,大家喜歡這兒,不僅因為它有亞運場館,而且這里還是家門口的大公園。
像這樣大大小小的家門口的公園這兩年杭州越來越多。其實,2020年杭州市發布了“‘迎亞運’園林綠化三年行動計劃”,到目前為止,已經基本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綠色生活圈。
在杭州市中醫院丁橋院區,記者在醫院里看到了公交站點,現在杭州公交的綠色出行服務越來越細致了。目前,杭州共有15家三甲醫院在醫院內部設置公交站點,“公交進醫院”打通群眾就醫“最后一公里”。
記者來到了地鐵桃花湖公園站,根據大數據分析和大量的實地調研,杭州在部分線路推出“準時公交”服務舉措。您看,1908路就是“準時公交”,全天每趟車到站時間非常清楚、非常準時。杭州嘗試把城市分成一個個小單元,打造“一個區域一張網”的公共交通多元化服務體系。以前我們追著公交跑,現在公交跟著人來走。如此綠色出行不僅提升了客運量,還增加了大家的幸福感。
總臺記者 李欣蔓:夜幕降臨,江對面的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也就是大家說的“大蓮花”被燈光點亮,非常漂亮。本屆亞運會、亞殘運會所有競賽場館及相關設施的電均來自風力、光伏等綠色能源,實現了亞運史上首次競賽場館100%綠電供應。這些綠電都來自哪里呢?
這里是浙江省電力交易中心,這個綠電溯源系統、通過這個示意圖,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有來自青海柴達木盆地的光伏發電、也有來自新疆哈密、巴楚等地的光伏發電和風電,還有內蒙古錫林郭勒的風電,還有來自浙江省內寧波、衢州等地的風電與光伏發電。
亞運場館使用綠電也在為社會帶來示范效應。11月即將在浙江桐鄉烏鎮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也將首次實現全綠電供應。
截至今年9月底,浙江綠電交易用戶數量超12000戶,較2022年增長16倍。浙江已成為全國綠電交易最為活躍的省份之一。
共享社會發展紅利 “無礙”出行步履不停
杭州亞殘運會,不僅是運動員們夢想成真、人生出彩的舞臺,同時也是共享社會發展紅利、城市無障礙環境進一步提升的契機。
記者來到杭州亞殘運會盲人門球的比賽場館,在這里過街通道上就有這樣有利于坐著輪椅的肢體殘障人士上坡的緩坡,以及便于視覺障礙人士行走的盲道。
除此之外,這兩年杭州更加注重信息無障礙的建設,比如說給視障人士使用的無障礙過街音箱,會通過語音播報來提醒他們紅綠燈的變化。
這兩年,杭州在打造無障礙的數字之城,比如說大家很熟悉的導航,在去年底,就推出了輪椅導航的功能,點開輪椅導航的功能之后,地圖就會自動為坐輪椅的用戶,規劃出一條可供輪椅通行的道路。
截至目前,杭州市已完成市域范圍內無障礙設施數據采集,上線無障礙公廁1573個,無障礙電梯數據297條,無障礙天橋、地道信息28條,共計2661條數據采集完成上了導航。
總臺記者 梁燁: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行政服務的一個亮點,而現在無障礙的最多跑一次也在推行的過程當中,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杭州市上城區的政務服務中心,上城區的無障礙辦就在服務中心的一樓大廳,專門設置了無障礙辦理專區。
和平時面對面地辦理不同,這里的服務是肩并肩地服務。而且為了聽障人士還專門設置了手語翻譯等服務。
現在杭州市就在推動市、區、街、社區四級,開展行政辦事服務窗口無障礙環境的提升和改造。
線下有無障礙的服務,線上又是怎么實現的?浙里辦是浙江人一個非常熟悉的辦事手機軟件,現在已經通過的無障礙的適配改造,特別是對于聽障人士來說,這些升級過后的軟件,點擊它有自動的語音播報,這樣能提醒他們該如何進行辦事的操作,讓殘障人士能夠更加便捷地享受政務服務。
總臺記者 梁燁:這里是杭州市上城區的彎灣托管中心的一個公益洗車行,這些年來,通過對殘疾人的職業技能培訓,這里已經讓30多位智力殘障人士,走上了工作的崗位,除此之外,還有像愛心的咖啡館、愛心的超市、愛心面館等等,讓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走入工作崗位當中,通過這些方式,能夠讓殘疾人朋友擴大生活圈、交際圈和朋友圈,享受共同富裕的成果。
有愛無礙,借著亞殘運會舉辦的契機,杭州正在打造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溫暖的無障礙之城。
城市能級提升 “惠民紅利”怎么看?
對于舉辦城市來說,亞運會、亞殘運會不僅是一次體育競技盛會,更是一次城市能級的提升。兩個亞運過后,在這里生活的市民和管理者覺得身邊有了哪些新變化?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杭州西站樞紐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 吳佳彬:整個城市環境面貌的整體提升和改善。
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志愿者 張浩宇: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更多的杭州市民去參與到各種體育賽事當中,達到了全民健身、全民參與的一個效果。
杭州市民 田朔:我覺得亞運會、亞殘運會給我們市民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多驚喜,感覺生活在杭州非常幸福。如果說進一步提升,我覺得可以在綠化和健身公園可以更多一些。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謝冠倫:感覺變化最大的就是這幾年公共服務的提升。這當中包括地鐵線網的鋪開以及各種快速路的延伸我也希望在今后把我們整個城市的骨架,借由這次亞運會、亞殘運會舉辦的這樣的一個機會,把它打得更開,讓整個世界看到這樣一扇窗口。
浙江省杭州市常務副市長 陳瑾:我們杭州是最幸福感的城市,我們也會持續的擦亮這個最幸福城市的名片,進一步釋放這次亞運的紅利,深化打造賽事賽會之城,不斷地譜寫最憶江南的精彩篇章。
亞運之后紅利如何惠長遠?
賽事結束了,亞運里的“智能紅利”,讓普通民眾也可以享受到,新科技、新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綠色紅利”給民眾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帶來了切實提升;而像“無礙”出行的便利改造,更是讓亞運“惠”惠及了更多民眾。一場體育盛會釋放出多方面的民生紅利,這給全國的高質量發展帶來哪些啟示?來聽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郝棟的解讀介紹↓
亞運會的成功舉辦是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生動寫照。杭州亞運會從籌備、舉辦到亞運會結束之后所釋放的民生紅利都貫穿著高質量發展這樣的一條主線。所以,我們可以從這次的亞運會的成功舉辦以及亞運更多地惠及我們的民生生活當中可以得出這樣的啟示:
首先,持之以恒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們說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在杭州亞運會的舉辦期間以及亞運會舉辦之后,都可以看到我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服務于賽事的舉辦,服務于我們城市的建設。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亞運會期間,我們看到了低碳、可持續、綠色的理念已經成為大家共同追求的生產生活理念。其他的城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當中,讓始終把握好綠色發展的底色,走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最后,我們可以看到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惠及民眾,更多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我們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當中要始終以民生作為導向,來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我們衡量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