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州4月2日電(林波)“以‘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為契機,打造舟山對外交流‘新窗口’?!?月2日,在浙江安吉舉行的新時代國際傳播余村對話上,舟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鐘傳宏分享了這段“永不沉沒的情誼”歷久彌新的故事。
分享現場?!⊥鮿?攝“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是二戰期間舟山漁民自發組織勇敢救助沉船英軍戰俘的感人事跡。
1942年10月,彼時日軍征用“里斯本丸”號客貨船押運1800多名英軍戰俘從香港返回日本,途經舟山附近海域被美軍擊中,843名英軍戰俘遇難,384名英軍戰俘被當地漁民舍命救起。
如何傳承對“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的共同記憶,把這份紀念變成連接中英人民新的友誼紐帶?
據鐘傳宏介紹,該市通過構建傳播矩陣、舉辦傳播活動、建設紀念碑館、創作影視作品等方式,讓這份情誼歷久彌新。
在開展一系列中外交流活動方面,每年的10月初,在沉船紀念日,相隔萬里的舟山與倫敦都會同步舉行相關紀念活動。
活動現場?!⊥鮿?攝在舉辦紀念活動的同時,舟山連續兩年參加了在英國舉行的“里斯本丸”幸存者家屬及相關人士新春招待會,追憶“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
2024年2月,舟山漁民后代代表吳布偉在該活動中講述了他的祖父參與營救三名英軍戰俘的英勇事跡,展示了當年祖父和英軍官兵的珍貴合影。他也呼吁中國漁民后代和英軍官兵后人共同做中英合作的推動者、維護者,共同傳承戰火中結下的特殊友誼。
“近20家媒體先后受邀到場,近百家海內外媒體平臺共發稿近400篇,全網傳播量超4700萬。”談及該專場招待會的海內外傳播影響力,鐘傳宏如是介紹。
這些年來,紀念“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的相關活動不斷舉辦,這份情誼也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
在東極歷史文化博物館的二樓,有一個面積近200平方米的“里斯本丸”沉船紀念館,這里真實還原了當年舟山漁民營救的點點滴滴。
審視當下,隨著以互聯網為傳播媒介的新媒體迅速崛起,傳播內容如何直達海內外萬千受眾?
2023年8月15日,紀錄電影《里斯本丸沉沒》在英國倫敦進行首場點映,讓更多人更加直觀地了解這段歷史。
海內外百余家媒體參與紀錄電影《里斯本丸沉沒》英國倫敦點映相關報道,刊發報道400余篇,全網傳播量超5000萬……一組組數據見證了“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的海外“出圈”。
如今的東極島依舊潮起潮落,伴著大海的濤聲,“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背后的人間情懷卻不止于此,在叩問歷史的同時,鐘傳宏表示,舟山也將繼續深挖該營救事件的精神內涵,促進兩國間的人文交流,運用新媒體技術賦能傳播平臺,推動國際傳播效能提升,進一步講好“里斯本丸”故事,講好舟山故事、中國故事。
據悉,此次活動以“新時代的國際傳播:挑戰與機遇”為主題,由浙江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中共安吉縣委、安吉縣人民政府、浙江傳媒學院浙江省傳播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辦,中新社國際傳播集團浙江分公司、中共安吉縣委宣傳部、天荒坪鎮人民政府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