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4日電 國新辦24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宋鑫在會上介紹,目前,全國有4400多家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年均服務1.1億人次;有6900多家零工市場,日均服務近30萬人次。
宋鑫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人社部將持續鞏固提升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業公共服務,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支撐。
一是完善制度,推進服務均等化。打破戶籍、區域、身份限制,支持城鄉勞動者在就業地、求職地享受就業服務。完善企業服務保障制度,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個體經營組織等,提供均等化的招聘用工等就業服務。
二是健全體系,提高服務可及性。持續完善就業公共服務功能,面向各類服務對象,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服務。建好“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打造“15分鐘服務圈”,推行“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推動服務資源下沉基層。
三是提升能力,推動服務專業化。實施就業公共服務人員能力提升計劃,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服務人員隊伍。同時,也進一步發揮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擴大專業化服務供給,促進人力資源有效對接。
四是數字賦能,實現服務智慧化。推動各地持續完善省級集中的就業信息資源庫和就業信息平臺,推進政策、服務“一網通辦”,提高服務效率。建設和用好全國統一的就業公共服務信息平臺,推進信息聯網發布、數據共享,支持勞動者跨地區享有就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