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9月29日電 (記者 于晶)9月29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獲悉寧夏靈武市、紅寺堡區因在普惠型小微企業、農戶生產經營性貸款余額、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余額同比增速等5項績效考核指標中位于寧夏前列而入選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將獲得中央財政5000萬元獎補資金。
近年來,寧夏財政持續完善普惠金融發展機制,有效引導金融資源“支小助微”,切實為市場主體降低融資成本,提振發展信心。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先后組織固原市西吉縣、銀川市賀蘭縣、石嘴山市惠農區等5個縣區成功申報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共獲得中央財政獎補資金1.5億元。
“2022年,各示范區鼓勵金融機構不斷挖掘自身創新潛力,立足區域實際、研究特色產業政策,全面落實金融支持‘四權改革’,助力鄉村振興。”寧夏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西吉縣農商行通過與西吉縣農業農村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明確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評估體系,有效拓寬了三農融資抵押物范圍和融資渠道。賀蘭縣則在拓寬抵押物種類方面實現多點突破,積極推進、開展大宗農產品浮動抵押、在建工程抵押,實現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等多種農村產權抵押在內的多項反擔保措施的優化升級。
2023年入選的西夏區、惠農區和紅寺堡區按照扶持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輻射一片農戶思路,紛紛在創新“擔保+銀行+養殖企業+農戶”“四位一體”模式、推動“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好向快發展和帶動“移民村”農戶創業就業等方面積極發力。
該負責人表示,寧夏財政廳將繼續支持示范區先行先試,探索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的有效模式,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以點帶面、以面促全,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小微企業和“三農”、民生等領域,讓市場主體擁有更多“獲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