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0月10日電 (陳秋霞)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近日提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條例》(以下簡稱“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報告顯示,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廣西積極拓展對外交流合作,加快發展邊境旅游和跨境旅游。當前,廣西積極培育拓展境外客源市場,加快恢復入境旅游。
報告稱,“一法一條例”實施以來,廣西全力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文化旅游強區和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撐。2023年廣西共接待國內游客8.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9211億元。2024年上半年,廣西接待國內外游客4.82億人次,同比增長14.2%,實現旅游總收入5024.61億元,同比增長17.9%,旅游業日益成為廣西新興戰略性支柱產業。
廣西發揮與東盟陸海相連的區位優勢,加快發展邊境旅游和跨境旅游,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于2023年9月15日啟動試運營,成為中國首個跨境旅游合作區。當前,廣西入境旅游有待加快恢復。
4月13日,位于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境內的德天跨國瀑布景區吸引游客。圖為游客乘船觀賞瀑布。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報告建議廣西深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與日本、韓國及東盟國家的旅游合作,精心組織開展境外促銷推介活動,不斷創新境外促銷的手段和方式,加快培育拓展海外重點客源市場;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加快恢復和新開通南寧、桂林至境外重點客源城市航線,北海至越南等東盟國家郵輪游船航線;進一步拓展過境免簽政策的適用范圍,推進桂林、南寧市申報54國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推動憑祥友誼關、靖西龍邦等陸路口岸優化出入境審核流程,提升入境旅游通關便利化水平和接待服務水平,推進邊境1日游拓展到3日游,延長邊境旅游停留時間、擴展游覽區域。
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新業態不斷涌現,但“一法一條例”對這些新業態尤其是旅游高風險項目的監管還存在空白點。報告建議《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條例》增加強化高風險旅游項目監管的有關條款。
報告還建議,深化“互聯網+旅游”,在景區、博物館等場所打造更多沉浸式、體驗式數字新場景,推動數字演藝、數字藝術、電競娛樂等新業態發展,持續優化升級“一鍵游廣西”智慧文旅平臺,以數字賦能、科技驅動充分激活文旅領域新質生產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