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全力打造“種業之都”,努力建設國家級現代種業發展高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農業中關村”。在生物育種領域,北京高精尖技術領跑全國,每年育種發明專利授權300多個,居全國第一。
這是記者10日從第三十一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籌備工作通氣會上獲悉的。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種業管理處處長王以中介紹,作為種業科技創新策源地和輸出地,北京匯聚了種業科技“最強大腦”,坐落著中國最大的“種質資源庫”,擁有17個國家級、21個市級保護單位,分別保存206萬份、8.4萬份種質資源,保存總量位居全國第一。北京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全的玉米標準DNA指紋庫,為快速鑒定玉米種子提供“分子身份證”。
他表示,北京大力培育種業領軍企業,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種業企業創新實力不斷增強,京郊奶牛核心育種場的奶牛年平均單產突破13.7噸,達國際先進水平;峪口禽業成為世界第三大蛋雞育種和第一大制種公司,累計推廣蛋雞65億只。
王以中說,一大批北京種業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峪口禽業的“京紅1號”蛋雞、“沃德188”白羽肉雞成功出口非洲,標志著中國家禽良種首次走出國門;大北農集團自主研發的生物育種大豆產品在巴西、阿根廷獲得正式種植許可;“京科糯2000”鮮食玉米在東南亞年種植面積超百萬畝;“京麥系列”雜交小麥聯合測試網覆蓋南亞、西亞和中亞區域;“京研”蔬菜品種遠銷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他介紹,第三十一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將于10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舉辦,主題為“一粒良種 萬擔好糧”。在上屆大會開拓南美洲和非洲種業市場的基礎上,本屆大會將重點推動與俄羅斯、中亞和東南亞國家種業協會和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