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浙江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在杭州開幕。張斌 攝
中新網杭州1月14日電(記者 王逸飛)14日,浙江省代省長劉捷在浙江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今年浙江將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增強發展動力活力。其中提及,該省將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切實維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
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經濟創造了浙江60%以上的生產總值、7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進出口、90%以上的市場經營主體。當下,努力在深化改革上續寫新篇的浙江,也在以改革手段持續加強對民營企業的“呵護”。
2024年,浙江系統落實一攬子存量和增量政策,為經營主體減負超3000億元,各項貸款新增2.1萬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新增投放超6000億元。上述基礎上,該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全面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完善涉企問題高效閉環解決機制,持續改進提升“最多跑一次”“辦不成事兜底窗口”等做法,不斷擦亮民營經濟金名片。
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浙江省經營主體達1095.2萬戶、增長5.9%,其中企業380.8萬戶;新增“雄鷹”企業50家、上市公司23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4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98家。
劉捷作政府工作報告 屠軼欽攝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浙江將“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增強發展動力活力”作為了政府重點工作之一。
圍繞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劉捷介紹,浙江將深入實施《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化“兩個健康”集成改革,落實落細民營經濟32條政策,推動“3個70%”“7個不準”等舉措精準落地;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切實維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
該省還將加強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高素質成長,完善政企常態化交流溝通、涉企問題閉環解決機制;盡最大努力推動解決拖欠賬款問題,嚴格落實屬地責任,繼續發揮政府和國企帶頭清欠作用,強化執法監督和失信懲戒,完善拖欠企業賬款清償長效機制。
此外,浙江今年將統籌推進若干重點領域改革,其中諸多內容也體現出對民營經濟的“厚愛三分”。
如其將積極參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強化國企民企戰略協同,讓民間資本進得來、能發展、有作為;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健全企業綜合服務中心運行機制,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一網通辦”,推動企業報表“最多報一次”;深化招投標工作管理體制改革,統一規范招投標管理機制,嚴格實行全流程全鏈條監管;縱深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深化“綜合查一次”等探索實踐,避免多頭、重復和過度檢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