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陳杭 呂少威)“一老一小”,歷來是事關千家萬戶的“關鍵小事”和“民生大事”。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北京市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北京將加強社會保障。包括在“老老人”數量較多的區域新建50個養老服務中心,完善生育友好型社會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樣化托育服務,實現市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等。
持續提升“老老人”服務保障水平
讓廣大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全社會努力的方向。去年,北京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新建105家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240個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新增9829張家庭養老床位,老樓加裝電梯876部,“老老人”服務保障措施惠及80余萬高齡和失能失智老年人。
“老老人”是北京結合實際劃定的養老照護服務剛需老年群體,具體指“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和“80歲以下失能失智老年人”。今年,北京將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在“老老人”數量較多的區域新建50個養老服務中心,優化養老助餐點布局,老樓加裝電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張家庭養老床位、200個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引導各行業完善適老化服務。
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段婷婷分析稱,2025年北京將重點推進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打造“老老人”身邊的養老服務綜合體;家庭養老床位讓“老老人”能在家享受專業養老照護;康復護理機構,人口密集區部分一、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護理機構或增加照護床位;推進家庭適老化環境改造,讓老人擁有更加安心、舒心的家居環境;拓展“人工智能+”養老新場景,加快科技賦能養老照護服務等五個方面的工作。
以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為例,段婷婷提到,2025年,北京將在“老老人”數量較多的區域新建50個養老服務中心。通過政府提供無償設施、以空間換服務的方式,招募服務運營商,打造“老老人”身邊的養老服務綜合體。期待未來能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方便可及、價格可負擔、品質有保障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老老人”的需求能得到更充分的滿足。
從這些方面呵護“小小孩”幸福健康成長
兒童關系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是全社會關心關愛的對象。北京全方位、多層面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去年,北京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強“小小孩”托育服務,新增普惠性托位近1.9萬個,適齡兒童入園率和普惠率均達到93%。今年,北京將完善生育友好型社會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樣化托育服務,實現市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
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專家結合過去幾年的工作和2025年工作部署,認為“小小孩”工作主要應從建立普惠托育體系、提高兒科覆蓋率、降低養育負擔三方面著力。
托育服務方面,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洋分析稱,為了幫助家庭尤其是雙職工家庭解決“孩子沒人帶”的困難,2025年政府將重點圍繞提供更多身邊的托位,在幼兒園辦托、機構辦托基礎上繼續創新,探索新的托育模式。
以試點社區老幼共托模式為例,王洋表示,該模式在社區一站式解決居民養老、托育兩大難題,幫助“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緩解后顧之憂。2025年,北京力爭在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的街道(鄉鎮)實現普惠托育服務全覆蓋,生態涵養區街道(鄉鎮)覆蓋率不低于85%。
兒童就醫方面,北京將重點從兩方面著力:一是擴大兒科診療服務覆蓋面,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覆蓋率提高到100%,讓更多患兒家庭就近就便享受到優質高效的診療服務。二是提高兒科診療服務質量,繼續推進兒科緊密醫聯體建設,通過實施雙向轉診等制度,給大家節省時間、提高就診效率。比如在肺炎高發期,北京兒童醫院牽頭組建的醫聯體醫院接診患兒后,如有需要,治療過程可以得到北京兒童醫院醫生全程指導,如果病情緊急,可以24小時內轉入北京兒童醫院接受治療。
落實生育補貼制度方面,2025年北京市將因地制宜落實好。探索昌平區“托育消費體驗券”經驗在各區推廣的可能性。昌平區2024年啟動的“托育消費體驗券”活動,凡是有托育需求并且首次入托的孩子,均可申領一張“1000元托育消費體驗券”,家長可在昌平區指定備案托育機構免費(且連續)體驗兩周,實施效果較好,發放首日核銷24%。進一步評估實施效果,探索推廣的可能性。同時,在前幾年多孩住房保障政策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多路徑探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