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專線】廣西深化與東盟合作 首發經濟等或成新藍海
中新社南寧1月15日電 (記者 楊陳)2025年廣西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當地將實施數字新質生產力培育行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綠色貿易等,深化與東盟務實合作。
1月12日至17日,廣西兩會在南寧舉行。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簽署在即,政協委員紛紛為廣西搶抓新一輪與東盟合作發展機遇建言獻策。
2024年以來,首發經濟、低空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熱詞。
中國致公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提案建議,大力發展面向東盟的首發經濟,推動廣西成為“東盟首發”節點樞紐。一方面廣西可以整合當地有首發基礎的米粉、新能源汽車等行業企業品牌資源,開發新產品,面向東盟國家開展首發活動;另一方面廣西可以對跨境首發經濟相關的研發、進出口等環節精準施策,打造中國—東盟首發經濟產業園和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為首發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集中展示和交易中國—東盟首發產品和新技術。
“中國的低空經濟發展已有一定基礎,東盟國家對此需求大。”廣西政協委員、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丁文博建議,設立中國—東盟低空經濟技術創新中心,聯合研發適應東南亞地區氣候與地理特征條件的飛行器,推動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拓展中國與東盟國家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以此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近年來,東盟各國加速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但中國與東盟的跨境貿易與電子支付尚未實現“無縫連接”。
廣西政協委員崔惠柳建議,廣西應提升面向東盟的數字產業軟硬件建設水平;營造更加開放和安全的數字經濟環境;大力推進智慧服務與數據共享,在電子商務、電信業務領域擴大開放;減少數字鴻溝;加快建立促進數字技術、數字經濟發展的商界合作機制;加強面向東盟的數字化人才培養及交流合作,從而更有效地推動地區間合作。
應邀旁聽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的泰王國駐南寧總領事館總領事彬嘉瑪·塔維她雅濃,高度關注中國和廣西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
她在受訪時表示,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新能源等領域是未來泰國和中國擴大合作的重點方向,希望通過推動上述新興產業的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兩國民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