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1月16日電 (記者 王君妍)“用足用好中央一攬子政策,推進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和‘三新’、‘三量’工作,在攻堅克難中統籌實現多重預期目標。”日前發布的天津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5年,天津將堅持以“三新”、“三量”為重要工作抓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1月1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開幕。記者 佟郁 攝據悉,“三新”指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城市更新;“三量”指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升質量。2025年,天津將以產業煥新帶動科技創新、支撐城市更新,以做優增量推動盤活存量、有效提升質量,不斷增強培育新動能、更新舊動能的支撐成效。
“盤活存量資產是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現實抓手,也是增加政府綜合財力、防范化解風險的有力舉措。”正在舉行的天津兩會上,民盟天津市委會認為,現階段,天津市盤活存量資產具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區級較慢”,市級層面盤活成效顯著快于區級層面,各區尚普遍處于制定細化全域實施方案、摸清存量資產底數階段;二是“先易后難”,先盤活“好盤”“易盤”項目,零散項目、“深水區”涉及不多,服務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城市更新的目標指向不鮮明,在盤活存量過程中仍然存在困境和潛在風險。
民盟天津市委會建議,堅持系統思維,樹立全鏈條、市場化目標導向;打通存量資產信息底數不清、產權不明,資產儲備賦能分散收儲、開發無權,資產價值綜合評估估價無據、估值不準,資產組合交易無法入市、難以變現等堵點;堅持全民所有,構建資產價值綜合評估方法體系和收益分配體系。
民進天津市委會在《盤活存量金融資源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表示,盤活存量金融資源、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避免資金沉淀空轉是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工作的重要一環,能夠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不同經濟領域對于資金的使用效率不同。通過盤活長期趴賬或反復空轉的存量信貸資金,使其從‘僵尸企業’等低效領域轉向經營效益好、管理水平高的高效企業,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天津市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民進天津市委會專職副主委趙長龍說,為進一步推進盤活金融存量,需推動低效企業市場化轉型,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把握好信貸結構“增”“減”兩方面平衡,優化新增貸款投向;改進內外部考核,引導各方更多關注貸款效能而非存量規模;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升信貸資金配置效率。
“天津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工業基地,擁有豐富的老舊廠房資源。如何讓這些沉睡的老舊廠房資源‘活’起來?”天津市政協委員、臺盟天津市委會主委蔡欣對記者說,近年來,天津市河東區通過更新改造老舊廠房,不僅保留了工業時代的記憶,還融入了現代設計與科技元素,有效提升了存量產業空間的利用效率,推動了城市業態、功能、品質的提升,成為破解城市更新項目碎片化、帶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蔡欣建議,由相關部門主導,聯合各區政府部門,組建專業調查團隊,分批對天津老舊廠房資源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并制定符合天津特色的老舊廠房認定標準。“可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及時出臺《天津市老舊廠房更新改造實施意見》,系統梳理老舊廠房盤活工作中涉及的土地、規劃、財政、稅收等政策問題,遵循上位法規和規范,創新政策舉措,構建有利于老舊廠房資源快速盤活開發的政策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