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月21日電(潘雨潔 馬銘言)“去年,通過監督模型監督公安機關立案31件、公益訴訟立案419件,助推挽回經濟損失120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1月20日,青海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查慶九介紹,2024年,青海大力推進數字檢察戰略,研發大數據法律監督辦案模型70個,14個模型被最高檢數字平臺上架推廣,“青海數檢”品牌邁向全國。
當日,查慶九在青海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青海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圖為青海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現場。馬銘言 攝據悉,去年,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案件35349件,以高質效檢察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增進民生福祉。
青海省是黃河、長江、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生態地位十分重要。
過去的一年,青海省舉辦首屆全國檢察機關服務國家公園建設研討會,全年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巡回檢察64次,發現案件線索130件,立案100件。辦理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179件。開展“黃河保護(青海段)公益訴訟檢察基層行”專項行動,發出檢察建議77件,建立黃河流域(甘青段)生態環保司法協作機制。
同時,全省檢察機關著力維護特定群體合法權益,批捕侵害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合法權益犯罪103人;辦理食藥領域案件420件;支持無力起訴的特定群體提起民事訴訟518件;辦理“農資打假”相關案件69件;幫助農民工追回欠薪3940萬元;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85件254人,發放救助金588.1萬元。
此外,全省檢察機關堅持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批捕355人、起訴432人;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主觀惡性較深的涉罪未成年人當訴即訴,起訴351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127人;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1413場次,三級檢察長宣講校園法治課,受教育學生61萬人次,著力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