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月21日電 (記者 朱曉穎 鐘升)未來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正在南京召開的江蘇省兩會上,江蘇省政協委員就布局未來產業、探究產業未來出謀劃策。
空中:搶占低空經濟發展新高地
目前,江蘇省已集聚低空經濟相關企業超200家,2023年營收超73億元,初步形成了覆蓋研發、制造、運管全流程的低空經濟產業鏈。
2024年8月1日,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從江蘇南京無人機基地起飛。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江蘇省政協常委、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曉寧認為,江蘇省發展低空經濟具有市場空間廣、產業鏈條全、教科底蘊厚、基礎設施優等良好條件,但體制機制亟需理順,低空基建供給不足,應用場景有待拓展,政策支持和資金引導較弱。
朱曉寧建議統籌推進江蘇省低空經濟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聯動創新低空空域管理機制。搭建低空新基建平臺,例如低空管理“大腦”、低空監視系統、飛行服務系統、飛行管控系統、飛行運營系統等模塊。建強低空產業生態鏈條,拓展用戶端低空應用場景,完善制度資源要素保障等。
農工黨江蘇省委會在一份集體提案中建議,加快出臺低空經濟相關的法規,加速行業標準制定和實施,引導低空經濟規范發展。強化“數字大腦”的智能決策支持系統,提升飛行安全與效率。推進“數字大腦”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撐多樣化低空應用場景落地。
尖端:深耕新領域新賽道
九三學社江蘇省委會在集體提案中建議構筑江蘇量子科技領域發展新優勢。建議依托位于無錫的中國首個量子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太湖量子智算中心,以及位于蘇州的量子科技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統籌算力資源,構建量子計算產業高地。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優勢,加強量子領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布局,突破光量子計算芯片、制冷器、量子傳感器等技術與產品。
2024年11月17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十二屆“天宮杯”研究生創新實驗競賽上,參賽研究生介紹大型空間結構下的兩足爬行機器人的功能。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致公黨江蘇省委會在集體提案中建議推動AI大模型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底層數據管理,確保數據資產規范與流通。引領異質性創新,避免大模型同質化競爭。加強全產業鏈生態布局,推動開發、訓練、應用等全鏈條支撐平臺組織化建設。明確版權聲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鼓勵使用區塊鏈、數字水印等技術手段,提升版權保護效率和準確性。踐行綠色發展,推動“東數西算”引領節能轉型。
如今,數據被稱作信息時代的“新能源”,成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并列的新型生產要素。
江蘇省政協常委、鹽城市政協副主席、民盟鹽城市委會主委、鹽城師范學院濕地學院院長唐伯平建議,推進數字要素市場建設。保障數據要素長效供給,加快數據資源化。規范數據要素流通交易,促進數據價值化。構建數據要素應用場景,釋放數據市場化。保障數據要素市場安全,推動數據規范化。
深海:深度開發智慧“藍色牧場”
江蘇臨海擁江,海洋資源稟賦富有特色,沿海灘涂面積約占全國灘涂總面積的1/4,近海風能資源豐富。
近年來江蘇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資料圖) 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唐伯平建議,加速推進江蘇海洋算力中心建設,支持鹽城、南通、連云港重點結合海上風電開發,推進海洋生物能、潮汐能、液化天然氣(LNG)冷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在海洋算力中心方面的商業化開發利用工作,打造“算力+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高地,構建跨區域算力電力一體化網絡的調度機制等。
民進江蘇省委會的一份集體提案建議高質量發展江蘇省海洋合成生物產業,打造江蘇省海洋合成生物研究轉化基地。建立高能級數據中心,做好海洋生物資源儲備,完善海洋生物樣品庫、海洋藥源生物種質庫、海洋微生物及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的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