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月21日電 (記者 趙強)“我們將發揮產業優勢,深度參與長三角產業合作分工,建強用好駐滬‘科創飛地’,更深層次嵌入長三角產業鏈、創新鏈。”安徽省人大代表,天長市委副書記、市長杜永冰在安徽省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1月20日,安徽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安徽合肥開幕。韓蘇原攝作為安徽縣域經濟“排頭兵”、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橋頭堡”,安徽省天長市近年來借長三角“東風”、搭一體化“快車”,在省級毗鄰區建設、高校跨省合作辦學、產業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其中,天長-六合新型功能區17平方公里起步區基本建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金牛湖校區二期完工,成為“長三角高等教育一體化的典范”;滬蘇浙產業項目占比超80%,年均到位資金超150億元;天長-長三角(上海)科創中心建成投用。
“我們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全力打造全省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杜永冰說,在發揮區位優勢方面,全速推進寧淮鐵路安徽段、天長通航機場、G9904南京都市圈環線高速、白塔河航道升級等項目,實現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在發揮平臺優勢方面,提質升級天長-六合新型功能區建設,協同推進環高郵湖生態經濟圈建設,構建更為密切的合作共建。
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稱,2024年,安徽出臺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年度重點合作事項扎實推進;牽頭實施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攻關項目7項,共建首批12家創新聯合體;滬蘇浙城市與皖北城市結對合作幫扶持續深化,省際毗鄰地區合作提質升級;居民服務“一卡通辦”事項擴大到78項,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擴大到176項;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開通運行……
今年,安徽將以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牽引,增強區域協調發展整體效能。加強多重國家發展戰略協同實施,釋放戰略疊加效應,帶動該省區域協調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