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月22日從中國科協獲悉,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評選的2024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近日揭曉,衰老的時空編程及干預、紫杉醇生物合成等7個知識創新類和3個技術創新類成果入選。
2024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入選研究項目均面向生命科學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解決熱點問題,具有原創性突出、社會意義重大的特點。
另8項成果包括:新型腸道菌源酶跨界調控代謝性疾病的作用機制與防治新策略、通用型CAR-T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異染色質形成機制、實現一年生與多年生植物的自由轉換、缺血性腦血管病再灌注治療創新藥物與方法、DNA斷裂感受器MRN復合物乳酸化修飾調控腫瘤化療耐藥機制、精準分期和分子分型指導的鼻咽癌免疫治療新策略、共生菌環境干預阻斷蚊媒病毒流行。
“衰老的時空編程及干預”示意圖。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 供圖其中,“衰老的時空編程及干預”項目方面。衰老是復雜的生物學過程,具有顯著時空異質性。中國團隊通過建立體內衰老細胞譜系示蹤技術并結合系統空間轉錄組,精確定位和追蹤體內衰老細胞和微環境的動態變化,并解析其驅動器官衰老的機制;以衰老細胞為時空坐標,揭示免疫球蛋白超載在衰老和器官失穩中的關鍵作用;通過構建評估生理年齡的靈長類衰老時鐘體系,為包括二甲雙胍在內的衰老干預措施提供了量化評估工具。這些成果為衰老研究提供了新范式,拓寬了其科學邊界,也為衰老及其相關疾病的臨床干預奠定了基礎。
“ 紫杉醇生物合成”示意圖。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 供圖“紫杉醇生物合成”項目方面,紫杉醇是全球銷量第一的植物天然廣譜抗癌藥物。中國科學家團隊發現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關鍵酶,闡明顛覆傳統認知的紫杉醇關鍵藥效基團的形成機制,實現紫杉醇前體巴卡亭III分子的異源合成,打通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徑。該成果被認為是開啟紫杉醇生物制造領域大門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中國在紫杉醇生物合成理論和技術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此外,本次評選出的“通用型CAR-T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成功治療了嚴重難治性硬皮病和炎性肌病患者,對廣泛使用CAR-T治療和降低其治療費用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DNA斷裂感受器MRN復合物乳酸化修飾調控腫瘤化療耐藥機制”破解了腫瘤糖代謝Warburg效應的百年謎題;發現阻斷DNA損傷修復的靶向藥物司替戊醇,開辟了腫瘤耐藥新領域。“實現一年生與多年生植物的自由轉換”項目為設計與培育多年生作物奠定了理論基礎。
據悉,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自2015年起開展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工作,旨在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充分展示和宣傳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