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月23日電(記者 趙曉 沙見龍)100多平方米的采訪大廳內,一面是藍色背景,一面是“長槍短炮”,10位人大代表懷揣責任使命和民生期盼依次進場,走到臺前,圍繞“熱題”回答記者“拷問”。
山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集中采訪22日下午在濟南舉行,成為折射山東新會風的窗口和連接會場內外的橋梁。
1月22日,山東省人大代表宋愛軍(左)、蘇建光(右)在現場回答記者提問。崔晗 攝直面熱點
當天,來自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山東省人大代表與記者“零距離”交流,密集回應經濟轉型、消費增長、綠色發展等熱點議題。
“去年三季度,山東經濟運行承壓,主要指標有所波動,山東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制定62項措施、落實好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四季度經濟明顯上揚。”山東省人大代表、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孫愛軍率先回答記者提問,用一個實例印證山東對經濟運行的精細精準調節。
2024年,山東GDP同比增長5.7%,增速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指標均好于全國,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這背后有及時有效的政策助力,也有重大項目的建設支撐,還有核心技術的攻關突破、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壯大。
聚焦創新
10位山東省人大代表有近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用鮮活的數據和案例闡釋了科技創新正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他們或帶領企業升級家電產品,讓消費者“換新”更愿意;或研發高端智能裝備系統,解放繁重復雜勞動崗位上的工人;或探索構建新產業鏈,讓不易回收的塑料制品更易降解……
山東省人大代表,濰坊邁赫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緒平作為山東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深知科技創新領域中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他在履職過程中,走訪調研了很多科技企業,發現隨著企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出現了許多知識產權糾紛案。
“目前,山東省法院在濟南、青島設立知識產權法庭,我在議案中建議其他地市也要設立,借此更好地服務周邊區域企業盡快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使企業輕裝上陣、快速發展。”王緒平在回答中新網記者提問時說。
置頂民生
在會場集中亮相的山東省人大代表,不少是來自基層,扎根鄉村、教育一線,精準地把握民生“脈搏”,面對鏡頭與媒體記者以及場內外的觀眾“心貼心”交流。
有的代表16載專注藥物研發,用“國產創新藥”打破進口藥壟斷;有的代表深耕教育一線,因材施教助學生成人成才;也有代表把青春獻給鄉村,把愛留在鄉間……
1月22日,山東省人大代表孟令選(左)、王成成(右)在現場回答記者提問。崔晗 攝臨沂市沂水縣院東頭鎮西墻峪村黨支部書記王成成是采訪現場年紀最小的代表。作為一名有著5年兵齡的“90后”退役軍人,她脫下軍裝后重返家鄉,帶領村民發展致富,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兵支書”。
“以前,我們村因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發展緩慢。外村人對我們村有個評價‘有女莫嫁西墻峪,光有大山沒有地’。”王成成介紹,近幾年,她帶領村民拓寬村路、發展農家樂和民宿、建設紅色記憶館等,一步步拼搏努力,有了西墻峪村如今的“新顏”。該村于2023年獲評山東省紅色文化特色村,累計接待各類學員、游客30多萬人次。
短短一個半小時,記者的提問有點有面,代表的回答“干貨”滿滿。一問一答間,展現山東省人代會開放清新的會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