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揚州2月5日電 (朱曉穎崔佳明)2月5日(農歷正月初八),是蛇年第一個工作日,江蘇揚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新春第一會”——全市作風建設暨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大會,以“營商”促“贏商”,通過《2025年揚州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任務清單》(“2號文件”)亮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中共揚州市委書記王進健在大會上表示,“用我們的努力給企業家帶來信心,給創業者帶來動力,給人民群眾帶來便利。”
2月5日,江蘇揚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新春第一會”——全市作風建設暨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大會。 崔佳明 攝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城市的軟實力,也是重要的生產力。“當前對照先進發達地區,揚州發展的短板仍然是在產業,重點是在企業,我們優化和提升營商環境,打造‘企業友好型城市’,就是要全力保障支持企業的快速發展,全力解決好企業在發展中提出的具體問題,讓企業家能夠放心、放膽、放手去搞好發展,搞好經營。”王進健說。
今年是揚州市委、市政府連續第12年出臺服務企業、優化營商環境“2號文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將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頭號改革工程”和“一把手工程”。
“在往年基礎上,今年‘2號文件’更加強化用戶思維、更加突出問題導向、更加深化改革創新,提出了一系列小切口、量化式、可感知的政策舉措,進一步疏堵點、解難題、優服務,切實增強全市經營主體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揚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潘學元在大會上解讀今年揚州“2號文件”時說,今年將深入推進“信用揚州”“免證揚州”“效率揚州”建設,加快推動13項任務舉措落地見效,尤其是在“審批最少、流程最順、速度最快、成本最優”上出實招。
值得注意的是,拼企業、拼經濟,關鍵一招還在打造更加卓越的營商環境。今年揚州的“2號文件”制定出臺了13項任務舉措。其中,在全力打造營商環境特色品牌方面,提出深入推進“信用揚州”“免證揚州”“效率揚州”建設,“信用揚州”建設方面將通過推進清欠治理、失信“無感修復”、“信易+”場景應用等舉措,力爭城市信用綜合指數年均排名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進入前30;“免證揚州”建設方面將圍繞“減證便民”,開展電子證照數據攻堅,推行“刷臉辦事”“一碼通城”,拓展數字惠民、數字優政、數字智治等十類免證場景;“效率揚州”建設方面將緊扣政務服務、用地保障、項目建設等關鍵節點,不斷精簡審批環節、減少跑動次數、提升服務效率,重點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長壓縮至50個工作日內。
在全面推動營商環境提質增效方面,揚州重點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執法監管“包容審慎”、企業人才“雙向奔赴”、普惠金融“增量擴面”、政務服務“數智轉型”、市場競爭“公平開放”、經營成本“能低盡低”、中介機構“規范提升”、商事糾紛“多元化解”、問題訴求“兜底解決”。同時在保障措施方面,揚州在江蘇率先提出建立“無感監測”系統,實現營商環境全過程、全周期可感可及。
今年還是揚州確立的“沖刺決勝年”。揚州提出錨定“681”目標(今年GDP增長6%、經濟總量超8000億元、工業開票突破萬億元),干字當頭,一干到底,為“十四五”收好官、“十五五”開好局。“我們錨定今年的目標任務,重點聚焦穩增長、強動能、抓改革、促融合、惠民生、保穩定,一以貫之、一著不讓地完成好高質量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力爭在工作當中取得更好結果,通過接續奮斗推動揚州各項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王進健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