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2月14日電(范宇斌 殷志敏)蛇年新春,民盟盟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上海剪紙)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高級工藝美術師奚小琴非常忙碌。她不僅忙著創作大量新作品,還要參加各類非遺活動,用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為傳統節日增添喜慶色彩與文化底蘊。
奚小琴受訪時表示,只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會找到許多令人驚喜的東西。她從小喜歡繪畫,曾拜畫家李詠森、冉熙為師,學習水彩畫。1973年,17歲的她進入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師從“江南神剪”王子淦學習剪紙,“從枯燥的基本功練起,轉眼就剪了50多年”。
奚小琴曾經精選30座上海優秀建筑,設計出一套上海風情剪紙。在奚小琴看來,可用剪紙的形式記錄下許多歷史印記。她的許多剪紙作品便是通過展示城市歷史文化風貌,折射出海派剪紙的魅力。
奚小琴與她的剪紙作品?!∈茉L者供圖“技藝要精,創意也要好”,這是奚小琴對自己的要求。她的作品內容廣泛,除了花鳥魚蟲、人物走獸、風景建筑等傳統題材之外,空氣質量、食品安全乃至日常見聞等內容都可通過她的剪刀躍然紙上,透露出濃濃的煙火氣,體現出她對民生的深切關注。
在材料選用和造型處理上,奚小琴不斷突破,創立了“立體剪紙”“皺紙剪紙”“彩色剪紙”等工藝,精益求精,獲得了“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奚小琴的剪紙作品《元宵》?!∈茉L者供圖多年來,奚小琴心系海派剪紙的傳承發展,對待學生要求嚴格。她常說:“手工藝人要‘坐得住’,三年基本功,十年磨一劍。”她不斷探索各類傳承方式,除了講授非遺課程、舉辦講座之外,還將剪紙這一傳統藝術帶向世界,曾經赴日本、法國、美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展演。
1998年,奚小琴加入民盟,此后積極參加民盟組織的活動。去年,她在民盟上海市委會組織的“探尋紅色足跡,賡續中華文脈”學習活動中分享了自己對剪紙技藝和海派文化的獨到見解。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上海民盟藝術作品展”上,奚小琴帶來了剪紙作品《守護初心》,“包括這幅作品在內,我的很多剪紙靈感是在和民盟盟員一起交流、采風中誕生的,參加民盟活動早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奚小琴的剪紙作品《蛇盤兔》?!∈茉L者供圖每年春節期間,奚小琴都會進行大量的生肖題材創作,今年也不例外?!敖衲晡壹袅?0多張不同樣的脫稿陰陽剪蛇,很多來自于民間神話或俗語,如《蛇盤兔》就源自諺語‘蛇盤兔,必定富’。”奚小琴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