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3月31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上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4》顯示,全球創新格局保持亞美歐三足鼎立態勢,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世界第10位。
2024年,中國國家創新指數在世界上的綜合排名,相比2012年的第20位提升了10個位次,是近十余年來進步最快的國家,也是唯一進入世界前十行列的中等收入國家。
中國創新能力仍處于穩步上升通道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稱,國家創新指數是反映國家綜合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為測度和研判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進程提供了重要依據。
40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 供圖《國家創新指數報告》從創新資源、知識創造、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和創新環境5個維度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使用權威的國際組織和國家官方統計調查數據,針對世界40個國家(其研發投入總和占全球95%以上,GDP之和占世界85%以上,人口總數約占世界的60%)開展創新能力評價。
最新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4》報告對標科技強國要素特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了評價指標體系。從具體得分看,中國國家創新指數得分為70.1分,超過法國,與日本、英國、德國等排名5至9位國家間的差距在2.4至6.8分之間,主要指標增速高于發達國家水平。
總體來看,中國創新能力接近人均GDP在5萬美元左右的歐洲國家,且仍處于穩步上升的通道。
中國創新在各個維度均有不俗表現
根據《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4》,從國家創新指數5個分指數來看,中國創新在各個維度均有不俗表現。
各國研發經費支出規模的地區分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 供圖“創新資源”排名第5位。2022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占全球的20.1%,穩居世界第2位;自然指數上榜的頂尖科研機構數量排名世界第2位;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畢業生數量占畢業生總數比重居世界首位;R&D(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總量繼續位居世界首位;高被引科學家人數穩居世界第2位。
“知識創造”排名第7位。中國高被引論文數占世界份額大幅提升,排名保持世界第1位;中國有效發明專利數量達到335.1萬件,位居世界首位;每萬就業人員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第8位。億美元工業增加值工業設計注冊申請量排名第1位。
“企業創新”排名第9位。中國三方專利數量占全球總量的比重快速提高,達到10.4%,PCT(《專利合作條約》)專利數量(進入國家階段)達到3.8萬件,均排名世界第3位。知識產權使用費收入占服務業出口貿易比重排名第20位。
“創新績效”排名第22位。高技術產業出口額占世界比重為22.3%,排名第1位;高技術和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制造業增加值比重排名第24位;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排名第26位。
“創新環境”排名第20位。中國“創業文化”得分排名第2位;“企業與大學研究與發展協作程度”排名第5位;“風險資本可獲得性”排名第8位;“營商的政策環境”和“政府在線服務水平”均排名第12位;“信息化發展水平”排名第20位;“國際投資額與GDP的比值”排名第29位;“法治環境”排名第34位。
全球領先國家科技創新優勢突出
《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4》顯示,全球創新發展保持三足鼎立格局,領先國家科技創新優勢突出。
第一集團國家創新指數歷年排名情況。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 供圖其中,北美地區仍是世界創新能力最強的一極。美國和加拿大兩國人口合計占全球的4.7%,GDP占全球的27.6%,但兩國R&D經費投入總量占全球的40.2%。
歐洲地區整體表現強勁。瑞士、德國、法國等26個國家人口合計占全球的9.3%,GDP占全球的23.8%,其R&D經費投入總量占全球的21.6%。
東亞、太平洋地區主要國家表現優異,上升趨勢明顯。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和新西蘭6個國家人口合計占全球的20.4%,GDP占全球的25.9%,R&D經費投入總量占全球的30.4%。
與此同時,世界各國之間創新鴻溝依然明顯,主要的研發活動和創新產出集中在前15位的第一集團國家。
歷年比較來看,領先的第一集團國家科技創新綜合能力優勢突出,2012年以來創新指數排名基本穩定。15個國家中,僅有中國綜合排名變化幅度較大,從2012年的第20位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第10位。其余14個國家均保持穩定,排名小幅變動。
《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4》指出,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發展形勢嚴峻復雜,科技創新成為世界各國促進自身發展的戰略選擇,科技創新賽道上的競爭更加激烈。
面向科技強國建設目標,中國需要進一步加大創新資源投入力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化布局,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創能力,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科技創新環境,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更加有力支撐和引領國家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