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4月11日電 (記者 何浠)記者11日在2025年四川省水文工作會和黨建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上獲悉,2024年,四川水文系統憑借高效的監測預警與科學應對,成功抵御多輪極端天氣引發的災害,減災效益達2.92億元,有力守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會議現場。楊抒平 攝當日,四川省水文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莊耘天回顧2024年水文工作提到,面對極端天氣頻發、局部地區災害多發的嚴峻形勢,四川水文系統認真落實水旱災害防御各項工作部署,有效應對33輪強降雨天氣過程、主要江河8次編號洪水,成功應對山洪災害51起、避免因災傷亡492人,全年減少受災人口20.22萬人,實現減災效益2.92億元,最大限度減輕了災害損失。
然而,當前四川水文工作仍面臨諸多挑戰。從全國氣候條件看,極端天氣防范難度增大;從四川本地情況而言,防汛抗旱任務艱巨,且水文工作存在現代化水平不足、站網分布不平衡、精準監測預警能力有差距等短板。
四川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譚小平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勢之年,是四川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全省要推進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建設應用,要錨定10月底前完成73部測雨雷達建設任務目標,強化流程銜接,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要建立健全衛星數據共享機制,深化氣象、遙感衛星數據應用,強化氣象衛星與測雨雷達耦合的降水預報等水文模型系統的研發,實現臨近、短臨、短期降雨預報和基于云中雨的精細化洪水預警預報。
據悉,四川發展水文新質生產力中大力推進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建成一批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動水文站點。雨量、水位全部實現自動采集,70%的基本水文站實現流量自動采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