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張永平) 在《食品安全法》貫徹實施兩周年之際,市人大常委會集中一月時間對全市《食品安全法》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充分體現了市人大常委會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情懷。檢查組由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何鐵虎任組長,抽調3名副主任組成三個組,分赴7縣區和市直4個食品安全監管重點部門,調查食品安全現狀,分析存在問題,查找薄弱環節,督促落實各級政府牽頭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推動《食品安全法》普法宣傳和貫徹落實,對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深遠影響。
食品安全是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就是要以實施《食品安全法》為主線,強化宣傳,落實責任,創新監管,維護良好的食品市場秩序,確保廣大群眾飲食安全放心。
一、抓好宣傳,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
宣傳教育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礎。《食品安全法》是一部年輕的法律,從人大執法檢查中看到,我市《食品安全法》貫徹實施工作起步良好,但宣傳普及和貫徹落實的不深入、不廣泛的問題仍然存在。有的地方對食品安全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監管部門職責不明不清;食品生產經營者誠信嚴重缺失,無視食品安全,降低生產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廣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常識知之慎少,防御食品安全風險的意識不強。因此,要通過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廣泛持久的宣傳教育活動,深入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識和科普知識,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宣傳教育水平。通過普法宣傳,強化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監管部門對食品安全各負其責、企業對食品安全負第一責任、消費者是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線的意識,努力形成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人人保障食品安全的氛圍,創造一個“關注食品安全,構建和諧商洛”的良好環境。
二、強化責任,形成強大的監管合力
落實責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關鍵。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各個環節,只有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明確部門職責,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建立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緊密的鏈條,形成強大的監管工作合力,這項工作才能抓好、抓出實效。
一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綜合協調,積極承擔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職責,組織協調好相關部門,推動食品安全“三網”責任體系建設,嚴肅查處重大責任事故;同時要切實履行餐飲服務監管職能,規范餐飲服務行業秩序,探索農家宴和農家樂監管辦法,確保消費環節食品安全。二是農業部門負責做好食用農產品生產方面的監管工作,把好源頭關,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農產品質量監督、監測、檢測的網絡體系,真正把農產品質量監管網絡這一“商洛模式”推廣到商洛城鄉開花結果,使商洛模式惠及廣大消費者。三是質監部門負責做好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工作,特別是要抓好對小企業、小作坊等薄弱環節的監管,嚴格食品生產加工標準,建立不合格召回制度,積極探索食品安全監管新辦法,監督企業生產放心合格的食品,確保生產環節食品安全。四是工商部門負責做好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工作,嚴格流通許可準入制度,不斷提高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電子監管水平,集中開展重點食品以及季節性節日性食品專項執法檢查、農村食品市場專項執法檢查,加大食品市場日常監管和查處力度,保障食品市場消費安全。五是商務部門負責做好生豬定點屠宰的監管工作,確保肉品質量安全放心。六是水務部門負責做好水產品監管工作,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放心。其他部門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負責做好職責范圍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切實做到食品安全監管整個鏈條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