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則母親倒車時意外碾軋自己女兒的新聞讓大家唏噓不已。由于前泊車雷達沒有響,母親把孩子碾軋在右側前輪下卻全然不知。其實查閱以前的新聞,這樣的消息并不少見。殊不知,泊車輔助裝置也存在探測盲區,過度依賴存在安全隱患。
■專家
泊車輔助不能過度依賴
泊車輔助裝置主要有聲音和影像兩種形式。相對地,全景攝像頭和倒車影像的可靠性更高,但普通家庭用車則較少會配備。一般而言,普通家用轎車都擁有4個探頭的倒車雷達,中高配車型還在車頭配置兩探頭前泊車雷達。北京現代鵬奧店技術總監焦永海表示,不管什么類型的泊車輔助裝置,只能起到提醒的功能,在某些時候,這些輔助裝置的判斷并不完全準確,比如在陡坡行駛時,倒車雷達可能會因為探測到地面而報警。
焦永海指出,不同車型探頭的探測覆蓋面不同,市場上多數存在的是30度立體扇面探測的探頭,盡管擁有4個探頭,整體的覆蓋面還是有限,難免存在盲區。而配備兩個探頭的前泊車雷達,則盲區會更大,尤其是在汽車前格柵前兩探頭覆蓋不到的地方容易讓車主產生錯誤判斷,因為那也是肉眼看不到的地方。焦永海同時提醒,車輛前部的A柱和B柱、車輛的左、右后角都是駕駛員的視覺盲區。
■試驗
障礙物越低盲區越大
為檢驗倒車雷達的盲區,記者使用北京現代悅動進行試驗,設置的障礙物高度為50厘米。當物體距離汽車正后方1.2米時,倒車雷達開始出現斷續的報警提示聲;當距離為0.8米時,提示聲變得比較連續;當只有0.4米時,提示聲長響;當物體與車只有4厘米時,報警器沒有響應,顯然物體位于倒車雷達的盲區處,但此次已與車尾十分接近。當記者把物體放倒(高度30厘米)后再次測試發現,倒車雷達的探測范圍在0.2米和1.1米之間。也就是說,障礙物高度越低,探測盲區越大。
為檢查倒車雷達在汽車兩側的探測面,記者把物體置于汽車右后方。但物體與汽車的位置超過一定角度時(目測在50度至60度之間),探頭的最遠探測距離為0.5米。超過這個角度時,報警器沒有響應。因此提醒車主,由于探頭探測角度和距離有限,倒車時需保持較慢的速度。此外,不同車型探頭的探測范圍有一定差別,對愛車的泊車輔助裝置了如指掌,有利于做出準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