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堅斌告訴記者,接到投訴后,汽車投訴網日前致電該4S店相關銷售人員。在汽車投訴網工作人員幾番追問關于車型型號以及配置問題時,銷售人員閃爍其詞,稱該問題已由售后服務部門全權負責,自己不便做過多解釋。
至記者截稿時止,河北盛美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銷售部、客服部均以領導拒絕對此事進行回應為由推脫。記者輾轉找到該4S店一位王姓展廳經理。該經理堅稱,這是因為原車型時隔一年降價,車主謊稱受騙。
王經理在記者追問下承認“我們不會刻意跟客戶說這輛車上的配置是原裝的還是加裝的,車子擺在那里,并不是非得賣給你,是你自己選好的才定的合同。”陳堅斌評論道“這已經有明顯的主觀欺詐意識了。”
銷售欺詐投訴明顯上升
13日,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品與服務質量投訴分析報告》,今年第二季度,銷售欺詐、服務收費問題投訴上升明顯,銷售欺詐占服務問題相關投訴的比重達到20.77%,比一季度的13.60%上漲了近七個百分點。
汽車投訴網日前發布《2012年上半年汽車服務投訴主要問題分析》。該分析稱,欺詐行為已經從去年上半年的775宗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829宗。
報告顯示,在涉及服務問題的投訴中,欺詐行為、服務態度差是服務方面最主要的投訴點。其主要是在銷售過程中產生的投訴,比如翻新車當新車賣,不退押金等問題,可見目前車市的情況讓4S店壓力倍增,不惜用欺詐的手段來增加銷量。
陳堅斌說,銷售欺詐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可得到雙倍賠償;而根據汽車投訴網處理過的案例,即便證據不是很充分,但只要法院認為經銷商存在惡意行為,大多也都會支持消費者“賣一賠一”的主張。
陳堅斌建議,一是要選擇正規4S店;二是如果車價比自己所了解的價格相差太多,則需要高度注意;三是要查看出廠日期,一般以不超過三個月的新車為佳;四是檢查排氣管是否有銹蝕現象,如有則表明該車行駛里程較長;五是檢查外觀、內飾是否有人為修補或是掩飾痕跡,特別是后門把手、前排座椅后背,如果有臟痕則基本可以判定該車后排曾坐人,有可能屬于試駕車。(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