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系品牌前途未明相比,自主品牌則借機打了一個翻身仗。數據顯示,11月,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63.86萬輛,比上月增長9%,比上年同期增長11.9%;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7%,比上月下降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579.64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9%,低于乘用車總體增長速度2.2個百分點。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3%,比上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降幅繼續收窄。
近日乘聯會秘書長饒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反彈能否穩住,要到明年二季度才能有初步結論。日系車受挫期間,德系車收益最大,市場份額增長最多,其次是美系企業和韓系企業,而自主品牌只是止跌反彈,全年累計增速仍為負。饒達預測,明年自主品牌國內終端銷量的市場占有率能恢復到2011年的水平,但要恢復到2010年的最高水平極難做到。
業內人士看漲明年車市 三四線城市或成主戰場
雖然國內汽車市場已連續兩年增長速度低于10%,但業內人士仍對其表現樂觀。中國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分析認為,雖然這兩年宏觀經濟增速下調,超高速增長帶來了環境問題,但這是短期的回調。從明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的年均增長速度將重回10%。中汽協有關負責人亦強調,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總體持續增長的趨勢沒有改變。
業內人士對車市的肯定,或許源自三四線市場汽車消費的火爆。與倍受限購控制的一二線汽車市場降溫不同,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三四線城市在國內新車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從前年的26.7%上升到去年的30%,一線城市的份額從前年的35.7%降到去年的30.8%。
各大汽車品牌也在加快渠道下沉速度,三四級城市占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重,正在成為中國汽車營銷的主戰場。(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