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府向社會公布今年為民擬辦的32件重要實事“清單”。治理交通擁堵位居今年擬辦實事中的首位。新一屆政府換屆以來,實事內容也有了相應的轉變。比如與往年不同,今年首次采用了八個方面來統領實事項目,包括方便群眾出行、為群眾營造良好環境、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等。
實事項目當年完成當年見效
市政府辦公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自1986年開始辦實事至今,已先后承辦實事1139件,通過辦實事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有效解決了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
今年的辦實事工作切實解決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實事項目堅持當年確立、當年完成、當年見效。
這位負責人表示,市委、市政府將全力以赴辦好這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事,給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努力推動首都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首次采用八個方面統領實事項目
今年北京公布的擬辦實事,首次采用了八個方面來統領實事項目。包括方便群眾出行、為群眾營造良好環境、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升社會保障能力、方便群眾就醫、增強社區服務群眾能力、保障群眾健康和安全、豐富群眾學習文化生活八大方面,涉及治理霧霾天氣和打車難等多個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而用群眾耳熟能詳的語言統領各方面的實事內容,也便于群眾了解和監督擬辦的實事。
去年,治理PM2.5取代多年來一直占據第一件實事位置的保障房建設。今年,“交通治堵”則位居擬辦實事的首位。包括完成30項疏堵工程、更新淘汰老舊公交車3000輛、4段地鐵建成通車、施劃公交專用道10公里等。
釋疑
實事怎么來呼聲加建議
今年擬辦的32件實事公布,對于這些實事是如何確定的,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吳大倉表示,32件實事都是群眾最關注的,也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來自老百姓的呼聲,來自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也是根據去年實事征求意見中,從各方面提出的1500條意見和建議整理和優選出的。
最迫切市民呼聲納入擬辦實事
治理交通擁堵,方便群眾出行,成為今年為群眾擬辦重要實事中的首個方面。而從去年起,百姓最關注的話題,就是交通擁堵。
去年全年,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市民呼聲最高的就是治理交通擁堵和環境。道路擁堵產生的污染,更成了熱點話題。治理交通擁堵,“當仁不讓”地成為今年實事的首項。
同時,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解決就醫難問題,解決孩子上學、入園等困難的問題,這些連年出現的“老面孔”,今年仍在擬辦實事中占有一席之地。
吳大倉稱,根據市民呼聲,選取其中最迫切、最需要政府集中力量去突破的,納入擬辦實事中。今年政府還將下大力氣,集中為市民“破題”。
從1500條意見和建議整理而出
去年9月,市政府開始征集關于2013年為群眾擬辦重要實事的內容,15天內收到1500條意見和建議。市民提意見較多的是如何解決交通擁堵和改善居住條件。于是,建設收購保障房等這些和改善居住條件相關的內容,也出現在今年的擬辦實事中。
他表示,市政府督察室將加強對實事落實和完成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實事的落實。
實事清單
出行 新增地下車位1.8萬個
1.完成30項疏堵工程,新開、調整公交線路40條,更新淘汰老舊公交車3000輛。
主要責任單位:市交通委
2.基本建成京新高速(五環至六環段)、京周公路新線、大灰廠東路、梅市口路等道路,完成15項道路微循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