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30日聯合公布了《關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機動車停車設施建設的意見》,為鼓勵社會多元化參與停車場建設提供了政策支持。
目前,北京市每年小汽車增長15萬輛,而每年停車位增長量不到10萬個,“停車難”的問題日益凸顯。
按照北京新出臺的意見,公益性停車設施按照“政府出地、市場出資”的公私合作模式(PPP),吸引社會投資人參與。參考一般基礎設施項目,特許經營期不超過30年,內部收益率一般不超過8%。
根據市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確定的收費標準和停車場利用率等指標,測算收益水平。當測算收益水平高于約定收益,高出部分由區、縣政府統籌;當測算收益水平低于約定收益,由區、縣政府給予支持,市政府重點支持中心城區的三甲醫院、行政功能聚集區、世界文化遺產等區域公益性停車設施建設,資金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總投資30%。
按照相關規劃,北京將在2017年緩解停車難停車亂,2030年實現停車有位。(記者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