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波爾多算不算法國傳統被保護得最好的地方,當同行的朋友在進入莊園的城堡不停地拍照、欣賞城堡美麗的花園時,我感到了中國人對自己不復存 在的生活的一種欣賞。在中國你找得到仿效的“白宮”、“小凡爾賽”,甚至有了私人莊園,不過很快的,當私人莊園所給的理想生活情懷漸冷,這些私人莊園也成 了私人會館或者商業高級會所。你找不到那份雍容,那份對一草一木的熱愛,那份精神世界里的從容。城堡所呈現的不僅僅是華貴,當你看到傳承了四個世紀、五個 世紀、六個世紀,甚至更久遠的家傳時,當你看到掛在墻上幾代人的畫像時,情感上一定為這樣的文化傳承所打動。
我們在城堡接受了 De Luze莊主的招待,那是他的家,是他日常生活的地方,大家都好奇地打量家里陳設的細節,藝術品、古董還有中國的瓷器、書房,那里的書也在說明著它 們的歷史,家具有著歲月的痕跡,好像都刻著“經典”。這讓我想起Discovery記者寫的一本書《大狗》——富人的物種起源。有一個章節寫到,當他晉見 摩納哥雷尼爾親王時,他看到親王家里掛著的一幅含蓄平和的油畫,畫中有一艘停在碼頭的游艇。親王告訴他,那是他祖父亞伯特一世的。記者覺得眼熟,就問雷尼 爾親王是誰的作品,親王告訴他:克勞德·莫奈。也許有一天有人能帶走這幅畫,但歷史是無法帶走的。中國有許多收藏家總是喜歡把玩自己的藏品,其樂無窮。我 在想當一切成為你的生活時,你會如何對待?波爾多有許多城堡的主人,他們就浸湮在這樣的生活中,戰爭都沒有將他們生活改變的原因是什么?
在波爾多我曾有過有趣的情不自禁。那天的晚宴結束時,我們都跟城堡的主人道別,那是一位患有帕金森病癥的老人,整個晚宴他都是一位觀察人。道別時,吻手禮,絕不像年輕人那樣俏皮,那是一位老派紳士的尊重,我不自禁地回了一個傳統的“屈膝”,離開后自己覺得有趣。
葡萄酒從不孤芳自賞,它是娛樂、生活不可或缺的道具。公園9世紀開始的葡萄酒餐桌禮儀,如今仍舊繼續著它的當代故事。美食與葡萄酒的完美結合,就叫完美的結婚。波爾多的城堡,讓我享受了一次次完美結婚的美妙。(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