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制定這個假期的人,他懂不懂勞動法,知不知道勞動法的規定,真坑爹。”假期安排涉嫌違法之說引較大爭議,認同者有之,反駁者亦眾。
金英杰指出,從立法的目的來講,勞動法此規定是為了限制用人單位濫用員工休息時間加班加點,以期保證勞動者的休息權,因此,并不能簡單說,特殊情況下通過調休方式造成連續工作時間超過規定就是違法,因為從全年情況看,并沒有侵犯勞動者休息的權利。但她對“挪假”這種做法,也持保留意見。
楚先生則認為,國務院發布的這個節假日安排并不是強制的,企業可結合自己運營特點,在不違法的前提下靈活安排,以照顧到員工的身體與情緒。
對此,媒體指出,雖然全國假日辦的通知只是屬于建議性文件,但實際上對很多行業、部門都是有強制力的,像證券業在放假期間就不能交易,國家機關在放假期間也不上班。而這樣一個涉及到全國十幾億人口的放假調休方案,應該充分考慮到各地區、各行業的不同情況,給予更靈活的處理。更重要的是,對于勞動法所規定的勞動者休息的權利,更應該抱著充分尊重的態度去遵守,而不能僅以不違法為目標。
金英杰也認同這一看法,她強調,節假日安排要以人為本,應該更加人性化。
假期安排頻引爭議 節假日要“質”“量”并重
假期安排引起爭議并非首次,近年來相關話題的討論此起彼伏。尤其是2012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由于火車票一票難求,高速遭遇大堵車,景區游客爆棚等“假期亂象”的集中凸顯,中國假日制度再次被質疑過于刻板僵硬,民眾多抱怨“假期太少,假日安排只考慮刺激經濟,缺少對勞動者的人文關懷。
一項由2000余人參加的問卷調查顯示,61.6%的人希望 “假日辦應以‘休息’而非‘刺激旅游’為目的,合理安排假期”,46.3%的人則呼吁“以后假期安排廣泛征詢意見再出臺政策”。
除此之外,這種“被安排”的“啞巴吃黃連”之苦也成為節假日安排備受爭議的焦點。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這則通知是國務院辦公廳于2012年12月8日下發的,通知一出立即被網友質疑“通知出臺太晚,擾亂自己的出游計劃。”
今年研究生考試日期遭遇“史上最長工作周”就是這方面的例子。由于此前教育部已將2013年1月5日至6日(2013年1月份的第一個周末)定為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而此次元旦假期將5日和6日定為正常上班,就引來不少在職備考研究生人的抱怨,“為什么國家政策不能協調一下,照顧到考生的方便。”
“假期是哪天誰也說不準,只要假期還沒有定,只能靠猜測來定這些事情的日子。真出了問題,也只能‘啞巴吃黃連’啊。”這是一位網友對假日“被安排”的無奈感慨。媒體稱,一句“啞巴吃黃連”折射出民眾對于假期安排缺乏公眾參與的抱怨。
“大家有意見,很大程度是因為覺得自己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被剝奪了,為什么上班和休息一定要聽你的安排?被治理主體也要參與政策的制定,由民眾自己決定帶薪假期怎么個用法,才是‘治本’之策。”國家行政學院講師胡穎廉曾表示。
分析認為,假日的設立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放假的主體也是全體勞動者,假日制度應該體現“以人為本”,假期的具體安排雖然不能“盡人意”,但是也應該充分得征求民意,調動民眾參與制度設計,以保證程序正義。
金英杰指出,勞動者的休息權,應該從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保證。從數量方面而言,一方面,必須落實現有帶薪休假制度,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能否考慮增加一些全國法定節假日。從質量方面而言,她認為,國家各個層面應該設法為全國法定節假日期間創造良好的治安、交通、旅游等環境,讓居民享受真正愜意的節假日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