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30日報道的薊縣有關部門對“新生兒死亡事件”相關責任人的處理結果,第一個當事人就是早該露面的王新,免去其薊縣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撤銷其薊縣婦幼保健院院長職務。缺位的局長兼院長是誰,這才真相大白。
其實在網站上,早有不少網友對王新一身兼兩職表示過非議。
“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是對提供醫療服務的醫院監管。如果衛生局長兼任醫院院長,衛生局既要監管又要參與醫院的管理和經營,很難保證公正。”長春理工大學法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闖博士認為,“而且向媒體隱瞞真相只能令信息更加混亂”。
“在一些基層的官員中,以人為本的意識,權責一致的意識,危機之際與公眾溝通共度的意識都太缺乏了,需要切實加強。”南開大學從事政府過程研究的教務長朱光磊教授指出。
疑似瞞報患兒數量
應以制度保證過程全公開
3月24日,記者在薊縣婦幼保健院辦公室門口遇見多位患兒家屬。他們的孩子并不在此次6名患兒之列,但與6名患兒癥狀相似時間相近,他們表示:懷疑自己孩子也是院內感染,懷疑院方瞞報感染患兒數量。
董勝利的孩子夭折前與6名患兒有類似癥狀,因此想問個究竟。他回憶說自己的孩子在新生兒病房吸氧,每天交納500元,但醫院卻要求孩子家屬自己護理;自己妻子王鳳娟是1984年出生,醫生在病歷上寫的卻是20歲。
面對董勝利等患兒家屬的質疑,醫院處置的方法竟是——報警。董勝利說,“我們不是‘醫鬧’,我們希望院方給我們一個解釋,不是為了錢。”他表示要繼續向醫院討個說法。
記者了解到,薊縣衛生局與5名死亡患兒家屬交涉,雙方協議賠償每位患兒家屬人民幣18萬元,此前未向媒體及社會公開。
“事故問題所在、處理結論、整改意見、賠償標準、責任承擔、是否還存在疑似瞞報乃至全過程都應向社會清楚公布。要以制度保證過程全公開。”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郭亞全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