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5月12日電 題:假冒“好孩子”行銷全國 制假工廠藏身“菌菇基地”
作者 蘇宮新 楊顏慈
“好孩子”兒童用品是國內知名品牌,然后該企業卻遭遇了一場假冒風波。不法分子制作、銷售假冒的“好孩子”兒童用品,行銷全國,不僅擾亂市場,而且假冒品粗制濫造,給使用的孩子帶來安全隱患。
5月12日,記者獲悉,江蘇蘇州警方接到舉報后,從浙江一個“菌菇基地”中挖出了制假工廠,并提請公安部發起集群戰役,5省6市警方集中收網,將這個制售假冒產品的犯罪網絡一舉搗毀。
假冒“好孩子”傷及兒童 小小環扣讓“李鬼”現形
去年8月,外省一位客戶向江蘇昆山“好孩子”兒童用品公司反映,其從網上購買一輛“好孩子”童車,沒想到孩子在騎行過程中輪軸突然鎖死,導致車輛側翻孩子受傷。
該客戶認為,其購買的童車有質量問題。經“好孩子”公司認定,該客戶購買的童車為假冒產品。
與此同時,“好孩子”公司工作人員在市場巡查中發現,假冒產品在多地出現,于是立即向蘇州警方報案。
在一處被指銷售假冒“好孩子”品牌的店鋪內,民警和“好孩子”公司鑒定人員對假冒產品鑒定發現,這家店鋪內的童床雖然仿真度較高,但一些關鍵部件的做工仍然很粗糙,明顯不是真品。
尤其是童床的塑料環扣,由于缺少了關鍵性的安全定位銷,導致該環扣可以360度自由旋轉。原本能夠鎖死的前護欄,也因此存在自動解鎖、斷裂隱患,嚴重威脅嬰幼兒的安全。
“經過對多地假冒產品的匯總梳理,我們發現這些產品十分相似,問題都出在‘環扣’上,很可能出自同一個制假窩點?!鞭k案民警分析,從銷售規???,該制假窩點有一定的經營規模。蘇州警方隨即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
“狡兔四窟” 制假工廠藏身“菌菇基地”
警方調查得知幾家售假店鋪進貨渠道都指向一名李姓男子。
李某的戶籍地在昆山,曾在好孩子集團工作過。2010年前后,他辭職單干,在昆山千燈開了一家兒童用品公司,主要生產童車、童床等兒童用品。
由于經營不善,他的工廠很快倒閉,李某也隨之不知所蹤,不過令人奇怪的是,李某此前在昆山注冊的自有品牌卻在一些售假店鋪依然有售。根據售假店鋪的物流信息,民警發現假貨的發貨地點為浙江平湖。
民警在平湖調查后發現,李某暫住在此地。圍繞他的行蹤,民警發現李某經常出沒一家名為“菌菇培育基地”的工廠。走訪中,民警得知這家工廠就是李某開的,平時經常有大貨車前來拉貨,但周邊居民均不知道里面究竟生產的是什么。
戶籍地在昆山,租住地在平湖,昆山注冊的自有品牌,平湖的“菌菇培育基地”,李某的“狡兔四窟”極具迷惑性。制假工廠究竟在哪里?調查一時陷入僵局。
為了查明真相,民警喬裝進入“菌菇培育基地”,這才發現里面“別有洞天”。這哪里是什么農業生產基地,而是一個兒童用品制作工廠。至此,警方確認,這里就是李某的制假工廠。
真假摻雜 銷售網絡遍布全國
隨著李某的落網,一個龐大的制售假冒“好孩子”兒童用品網絡浮出水面。
原來,李某利用自己曾在好孩子集團工作過,熟悉好孩子集團經銷商的便利條件,以低價誘惑將假冒產品推銷給好孩子集團的經銷商,使假冒產品流入好孩子的正規銷售渠道。
而為了逃避打擊,他從江蘇、浙江兩地分散采購原材料和半成品,甚至為了提高仿真度,從好孩子指定的原料供應商處購入部分未授權的,但有好孩子注冊商標烙印的半成品構件進行組裝生產。
在應對監管執法部門的檢查時,李某又制造少量的自有品牌產品,和仿冒的好孩子產品摻雜銷售,掩人耳目。
經查,李某通過網上網下兩條銷售渠道,已經將假冒的好孩子產品銷往江蘇、山東、浙江、安徽、天津等地。
經過對李某在全國各地所有經銷商的摸底排查,警方最終掌握了李某在全國的10多名固定下家。去年8月底,蘇州市公安局報請公安部經偵局發起集群戰役。
當年9月16日起,該集群戰役在江蘇、山東、浙江、安徽、天津等地多省市展開收網行動,一舉搗毀制假、存假、售假窩點8個,抓獲包括李某在內的犯罪嫌疑人8名,查獲假冒偽劣商品1.6萬件,涉及金額近2000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