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距王廣祥發現被侵權,已經過去了兩年的時間。
歷時4年花費10余萬元大陸記者“叫板”告捷
隨著訴訟的進展,夏菲爾公司的內幕被逐步揭開———該公司原來是一家股份制出版企業,在“民主自由”的幌子下,以東抄西摘、移花接木及無中生有的杜撰,出版了大量的所謂“政論性叢書”,在海外丑化中國共產黨形象,牟取暴利,《中共高官金融犯罪》便是其中之一。
起訴書送呈后,因當地案件較多,直至2007年年初,香港區域法院才開始初審,并要求王廣祥就涉案出版物在各地的銷售情況繼續舉證。
沒想到當年那個“不起眼的內地記者”,竟然真的將自己告上法庭,此前一直十分傲慢的夏菲爾公司坐不住了。訴訟期間,該公司負責人兩度與王廣祥的律師取得了聯系,提出只要王廣祥放棄禁售此書及在香港報紙上刊登道歉聲明的要求,愿意一次性補償費用2萬元港幣,試圖“私了”此事。
對此,王廣祥義正詞嚴地予以拒絕。他授權律師明確表態:禁售和銷毀涉案出版物的決心不變,而且必須限時在香港報紙上刊登公開道歉聲明;至于經濟賠償,法院支持多少就是多少。
在長達4年的交涉、訴訟過程中,王廣祥面臨的不僅是此前內地記者就新聞侵權狀告香港傳媒的空白,還要支付高昂的律師費、交通、食宿費等。
“從起初交涉到結案,我先后6次赴港,自掏腰包10多萬元。”王廣祥說,“我要讓他們知道,我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自己以及內地媒體的尊嚴。”
2009年11月18日,香港法院就此案下達禁制令,責令夏菲爾公司在《蘋果日報》刊出道歉聲明,并賠償王廣祥律師費、訴訟費和往返內地香港的差旅費共計14.5萬港元,同時在2009年年底前無條件收回仍在世界各地發行銷售的涉案出版物,并交由王廣祥所委托的律師處理。
2009年12月8日,王廣祥再赴香港,親自監督、當場銷毀了首批查繳的1003本《中共高官金融犯罪》。此外,夏菲爾公司在《蘋果日報》刊登道歉,并保證立即停止《中共高官金融犯罪》一書在香港及海內外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