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醒來,突然感覺有些癢,開燈一看,身上竟然趴著一條大蜈蚣。對于巴南區土橋新街15號居民樓的業主來說,時刻擔心這一幕發生在自己身上。前晚,社區工作人員和派出所民警排查發現,一男子在該樓養殖蜈蚣,數十條不聽話的蜈蚣“越獄”,不但驚擾了整棟樓的業主,而且還咬傷了一名嬰兒。
嬰兒半夜遭蜈蚣咬傷
昨日,記者來到巴南土橋新街15號,這是一棟老式居民樓,共有11層,2個單元,共住著近百戶居民,養殖蜈蚣的是二單元9-1房,里面主人連同蜈蚣一早即搬離,鐵門緊鎖。
在樓下,記者遇到了家住7樓的李女士,她介紹,5月初,她10個月大的孩子在睡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被蜈蚣咬傷了。“凌晨一點左右,娃兒突然哭鬧,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開燈一看,發現孩子耳朵有血,床上還趴著一條五六厘米長的蜈蚣,很嚇人”,李女士用手比劃著說,她馬上抱著孩子趕去醫院,幸好孩子并無大礙。
隨后,李女士又在家里打死了五條蜈蚣。哪里突然來這么多蜈蚣?她和家人有點慌了,擔心孩子再次受到傷害。5月15日,李女士和丈夫帶著孩子去了父母家居住,一家人怎么也想不明白,7樓的家里怎么會鉆出那么多蜈蚣來。
業主接二連三發現蜈蚣
李女士家的孩子被咬傷后不久,其他居民家也發現了蜈蚣的蹤影,其中8樓和9樓成了重災區,有一家住戶幾天內打死了10多條蜈蚣。
住在二單元7-2的馮正文告訴記者,5月17日下午5點多,他在廚房里做飯,無意中踢到地上的一塊抹布,下面竟藏著一條大蜈蚣,“打死它后我以為不會再有了,沒想到晚上睡覺時一條蜈蚣從窗戶上掉進臥室里,嚇得我一晚都沒睡好”。
記者采訪了解到,半個月來,該棟樓的不少居民都看到了蜈蚣,打死的蜈蚣加起來有二三十條。在一單元3-1,75歲的王順書婆婆展示了她保留下來的一條蜈蚣:長約五六厘米,頭尾是棕色,身子是青色,看上去十分嚇人。
挨家挨戶盤查找出“禍首”
“我們在這里住了十多年,從來沒見過這么多蜈蚣,真是奇怪”,王順書說,事情發生后,業主們四處打聽,發現周邊居民樓沒有蜈蚣出沒,只有他們所在的那棟樓才出現了蜈蚣。于是,業主們懷疑這些蜈蚣不是野生的,而是有人在養殖。
是誰在養殖蜈蚣呢?業主們毫無頭緒。當地清溪園社區工作人員羅女士介紹,該樓有許多房子出租,鄰居之間不是很熟,事發后,社區工作人員和戶籍民警挨家挨戶盤查。“經過調查,發現該樓二單元8樓、9樓發現的蜈蚣最多,因此將這兩層列為重點查找對象,最后鎖定8-3和9-1有重大嫌疑,因為里面住的都是租賃戶,平時很難見到人”,羅女士說。
前晚,羅女士接到業主反映,稱9-1房的租賃戶回家了。于是,社區工作人員和戶籍民警迅速趕了過去,敲開門,進屋一看,臥室里全是蜈蚣,跟居民樓出沒的蜈蚣一模一樣,原來是他家養的蜈蚣跑出來嚇人、傷人。
“地板上擱著一個大木箱,有2平方米大,里面堆著一層土,密密麻麻的蜈蚣爬來爬去,想起來全身都發麻!”回想起來,羅女士至今都有點害怕。
蜈蚣及其主人已經搬離
經了解,養殖蜈蚣的男子姓余,今年30歲,5月初,他與外地一家醫藥公司簽訂協議,代養金頭蜈蚣,然后由醫藥公司回收。
負責處理此事的花溪派出所民警介紹,余先生以16元/條的價格買回了800條蜈蚣,本月初租下房子準備大干一場,沒想到才養了幾天,因經驗不足和防范措施不當,不少蜈蚣出逃,驚擾了該棟樓的業主。
由于孩子傷勢較輕,李女士表示不追究余某的責任。昨日上午,在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的督促下,余某將所有蜈蚣搬離居民樓,業主們那顆懸著的心才終于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