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一位目光憂郁的男子,找到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拿出一沓材料,悲戚而又憤怒地投訴:“因為醫生診療的過失,導致我的孩子腦癱,但醫院卻一直推諉責任,我已經走投無路,希望你們能幫幫我!”
他是青島人,妻子是山東臨朐人,同在浙江工作。他同意公開報道,但不愿公開姓名,“我至今還瞞著父母,如果父母知道孫子腦癱,會瘋的。”所以,我們姑且稱他劉君。
面對劉君的悲戚和無助,我們決定展開調查。這大半年來,記者多次往返于臨朐、濰坊、濟南等地,希冀還原事實真相,尋求糾紛破解之道。然而,事情并非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直到今天,這起糾紛仍然擱置著。我們頗感困惑與無奈。
管中窺豹,一葉知秋。透過這起糾紛,我們發現,醫患之間橫亙著一道溝壑,溝壑上缺失一座牢固的橋梁--信任。而構筑這座信任橋梁的關鍵材料又是什么呢?
最近,媒體披露了不少醫患糾紛升級為暴力傷醫的事件。我們解剖劉君與醫院之間的糾紛,梳理他走過的“討說法”之路,以期為化解當下醫患矛盾提供一些思路。
嬰兒成了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