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文(中)在施工現場
初中畢業后,他因家庭貧困而輟學;
初涉商海,他“屢戰屢敗”,欠下一屁股外債;
經過20多年的頑強打拼,他從一無所有的打工仔變成了頗有名氣的的民營企業家。
爽朗的笑容,熱誠的話語,讓我很難把他和一個年少時飽經人生磨難的山里娃聯系起來。但在他的身上,卻有著常人少有的果敢與堅韌,自信與堅強。通過多年的打拼,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山里娃,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成為擁有兩家建筑工程公司的企業老總。他就是山西通化建筑安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運城市佳潤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李進文。
9歲上小學,18歲輟學回家
1971年9月,李進文出生于丹鳳縣棣花鎮北部一個深山溝里,由于家庭貧困,直到8歲時,家里才打算送他去上學,沒想到報名遲了,學校里已沒了課本,又耽誤了一年。
9歲才上了小學,李進文深知機會來之不易,學習非常刻苦,門門功課成績優秀。放學后,他回家提起籠子,拿起鐮刀,同村里孩子們一起給豬拔草,幫助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零活。
1988年初中畢業后,因上高中每學期需要60元學費,家里實在拿不出錢了,李進文便輟學回家。他在家里是長子,父母給他定了門娃娃親,卻因對方的妹妹不同意吹了。看到家里僅有的幾間土房子,看到父親母親因貧困和煎熬日益憔悴的面龐,李進文的心情無比沉重。他對父親母親說:“天無絕人之路,二老不要熬煎,只要好好努力,咱家的日子就一定能好起來!”
創業的艱難,鍛造堅韌的性格
1988年秋,李進文幫家里收完莊稼,在父母的千般叮嚀萬般囑咐聲里,背起簡單的行囊,拿著僅有的一點盤纏,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程。那年,他僅有18歲。
李進文和同村的幾個年輕人結伴,從丹鳳趕到了山西河津。起先,他在一家磚廠打磚坯,干了17天活,只掙了53.1元錢。見磚廠苦力大又不掙錢,他又到鋁廠做小工,干了一個月時間,還是沒掙下錢。臨過年了,他咬咬牙,二次進磚廠當小工,過年也不回家,就在磚廠下苦力出窯磚。他一天背3000多塊磚,掙8.4元錢,肩膀和脊背被磨出了許多傷口。雖然是冬天,但他渾身是汗,一天下來,累得一躺下就睡到了天明。苦了累了,他不怕,一想到遠在家里的父親母親,渾身又有了勁兒。
隨后,李進文又到幾家建筑工地當過小工。不論是在磚廠打磚坯,還是在建筑工地當小工,他都抓住一切機會,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干活時,他總是多長一只眼,多用一份心。他每天給師傅買一包煙,虛心向老師傅求教,不懂就問,勤學苦練,給周圍的人留下了踏實肯干能吃苦的良好印象。有一年,他被分到工地食堂工作,也沒有放棄學習技術。他晚上加班蒸饃、切菜,白天一有空就到工地繼續學手藝。
到了1990年,他開始做大工,雖然拿的仍然是小工錢,他卻并沒有因此而發牢騷。功夫不負有心人,5年多時間下來,李進文熟練地掌握了瓦工、木工、鋼筋工、混凝土工、模型工、架子工、水電安裝、油漆工等建筑工程的技術。有了一身過硬的本領,他的膽子也大了,自信心也足了,就于1994年趕到河南靈寶縣包了一年的工程,干一些簡單的民用建筑。由于當時建筑環境差,施工工藝粗糙,而他的施工隊又嚴格按照工藝標準施工,結果賠了錢。
1995年,他包到了山西永濟縣農牧局家屬樓工程,這次雖然能盈利,但又由于工地上一些建筑材料被盜,總賬算下來,還是賠了1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