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時,平凹陪專家到學校參加匯報會,并發表了五分鐘真誠感人的講話。他說:“‘升本’可以說是商洛師專的一件大事,也可以說是商洛240萬人民的一件大事,我有幸參加這個會,見到這么多平常也見不到的專家,而且一下子就是八九位權威人士,非常高興!”
“作為一個商洛人,也作為商洛師專的一名兼職教授,我對這兒特別熟,也非常希望本地有一所本科院校,因為商洛屬于一個革命老區,在建國以來,國家雖然曾經重點進行過扶持,但商洛的高等學府也就只有這個師專,這是其一。其二,商洛雖然坐落在山區,文化積淀卻特別深厚,尤其是民間文化氛圍很濃,在省內外的文化地位是很高的。至于商洛地區的文學創作、戲劇創作在省上可以說是排首位的,在全國也是有影響的。以文學創作來說,從商洛走出到西安的主編、作家就有三十多人,作為秦楚文化的交融地帶,雖然貧困,但人杰地靈,人人愛好文化,文化極為厚實。其三,商洛師專多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成為本地區各中、小學校的骨干教師,但是商洛缺少本科層次的人才。到西安及外地上學的學生大部分都不回來,為商洛地區做貢獻的主要是師專的畢業生。這個學校在商洛地區的作用特別大。其四,師專在學科建設上有自己的特色:一個是很重視對外的學術交流。我自己經常和西安的一些作家、專家、學者回來作學術報告,進行學術交流活動,自己至少有十多次;另一個是學校還成立了研究商洛文化的一個專門機構,雖然主要任務是研究我,但實際上涉及整個商洛文化,像這樣的機構就我所知在全國其他學校都還沒有,我覺得很有特色,他們已經出了好多著作,在國內很有影響。”
“從以上這幾方面來說,商洛師專很有優勢。商洛急需一所本科學校。而且,目前各方面條件都已成熟。作為一個商洛人,作為商洛師專的一員,我一方面向各位專家表示感謝,另一方面也希望學校‘升本’的愿望能借助你們的指導早日實現。”
講完話,他悄悄退出會場,給贈送專家的圖書簽名。簽完名,又悄悄地趕到會場聽會。專家質詢的環節過后,平凹在樓道悄悄地對我們說,“你看人家專家到底是專家,是大學問,說的多好,都在點子上。咱們還是見識有限。”
下午6時40分匯報會結束,平凹把自己簽名的《秦腔》逐一贈送專家。專家們高興地接過書,又挨個與平凹合影留念。有的工作人員也抓住機會借一本書,和賈老師照一張像。那種自然真誠、溫馨和諧的場景,令人難以忘懷。
次日上午,教育部專家在學??疾?。平凹來到賈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所,在資料室,看到他公開出版的所有作品的不同版本,驚訝地說:“你們手頭擁有的書,有一些連我自己都沒有。”他發現研究所還收藏了不少商洛民俗器物,更是來了興致,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問問那個。參觀過程中,平凹一再表示:“我自己實在沒有什么值得研究的,沒想到你們的研究所能下這么大的工夫,作了這么多的工作!”他強調應該以整個商洛的文學和文化作為研究的重點,這對地方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一定會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他說自己會更加努力,一方面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一方面會提供更多研究所需要的資料,以此報答廣大讀者和研究者長期以來對他的厚愛。在研究所考察指導結束時,平凹竟然一口氣題寫了四幅字,給研究所題寫“我是商洛人,故鄉一直是我創作的基地”和“書道惟寂寞,文章驚恐成”,給中文系題寫“大美中文”,又給新建的圖書大樓題寫了“圖書館”三個大字。每每提起這事兒,沒有幾個人相信平凹會主動寫字,而且一寫就是四幅。從研究所出來,隨行人員悄悄地問他:“您今兒個咋這樣高興,咋恁賣力,咋破了自己多年的規矩呢?”他笑而不答。走出校園,他不讓任何人陪,中午和幾個朋友一起吃了碗糊湯面,趕回了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