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珩對記者說,作為政府的一個形象工程,在整個雕塑的制作過程中,他采用的石材最大厚度5至8公分,構建鋼骨架,安裝平掛。從3月10日開始動工,由于時間緊,任務重,經常加班加點,用了50多天終于完成了整個雕塑的制作。這其中的艱辛自不必說,既要保證安全,又要保證質量和藝術效果。在制作過程中,他注重用最好的材質密集焊接,以達到最好的實用和藝術效果。因為近二十年的雕塑生涯使他深深地感悟出:追求完美是一個雕塑藝術工作者最起碼的做人良知。
一串贊譽知本色
3月28日下午,市委書記魏增軍在市縣有關領導的陪同下,來到丹江公園建設工地視察。魏書記仔細地看了《鼎盛和鳴》的效果圖后,連連稱贊道:“好,好,有創意。”隨行的許多領導也對《鼎盛和鳴》的創意予以高度評價。《鼎盛和鳴》落后成,不僅市委、市政府、市政協的領導級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而且在社會各界亦反響良好。
商洛文化界名人姚懷亮先生觀賞后說道,《鼎盛和鳴》這尊雕塑立意新,造型美觀、大氣,內涵豐富,讓人耳目為之一新。我市著名漫畫家張曉丹說:“從《鼎盛和鳴》不難看出,設計制作者高度的責任感和旺盛的藝術生命力,飽含著其淡泊、從容與藝術智慧的靈光,可謂是體現商洛地域景觀的一張名片。”
采訪當天下午,李仲珩特意帶記者來到丹江公園,參觀了他的雕塑作品《鼎盛和鳴》。當時適值黃昏,游客正多,人們聽說這尊雕塑作品的作者來了,呼啦啦圍上來一大圈人。聽完他繪聲繪色的講解后,人們圍住仲珩問這問那,表現出對這尊作品極大的關注。商洛國稅系統的一位干部說:“你的作品內涵深刻,讓人越看越有味。”本報主編張曉鳴觀后品評道:“《鼎盛和鳴》,遠看有氣勢,中看有造型,近看有內涵。”
問及李仲珩先生今生的打算時,他爽朗地笑道:“我這個人歷來比較低調。有活(雕塑)沒有活也無所謂,一切隨緣。得之不求,求之不得嘛。但是,只要有活干,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保質保量地完成。我是一個簡單而真實的人,快樂源于天真,天真源于智慧。”
好一個快樂源于天真,天真源于智慧的李仲珩!
就在本稿交付印刷時,突然接到消息,5月15日全市召開的丹江公園建設工作評比會上,商州區負責打造的“商州苑”榮獲特等獎。雖然其獲獎是從整體角度來考慮的,但這里面肯定也有李仲珩先生的一份心血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