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為了喜迎建黨80周年,陜西省委宣傳部動員藝術家創作優秀作品,徐宗德的《握手》從幾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以“握手”為主線,用精練的筆觸描繪出“我爺爺、我爸爸和我分別和三代領袖在天安門城握手”時代形象,寓意深刻地表達出黨和人民緊密團結,領袖和群眾心心相連世代傳承的思想感情,它不僅是時代的真實寫照,更是時代的偉大贊歌。也因這首《握手》使徐宗德和我國的詞壇泰斗喬羽結緣。當《握手》歌輯送到北京時,全國音樂文學學會會長、著名詞作家喬羽先生聽完后,立即推薦給“中流砥柱大地情”暨“華夏銀行杯”優秀歌曲征集組評委,稱這首歌詞切入點巧妙,以小見大,有內涵,有韻味。徐宗德見到喬老先生時,喬老拉住他的手說:“之所以獲獎,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你的詞寫得好呀,不獲獎都不行喲”。
有的人善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研究生活,從現實世界中發現詩意材料。徐宗德就是這樣把生活中的細節巧妙適時地穿插歌詞間,娓娓道來,張合有序。他的詞作既典雅精湛,又是地地道道的、鮮活的群眾語言的提煉和升華,筆墨間不時跳動著閃光的知識珍珠,令人擊節叫好,興趣盎然。現在,徐宗德一邊創作歌詞,一邊編導晚會,整天忙的不亦樂乎。2006年,在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走進咸陽旬邑時,徐宗德創作的表演唱《剪》以它獨特的視點,新奇的立意表現出新農村建設的時代光輝。難怪,孟欣導演一看這個節目就敲定了。“笑在春天里剪明天,越剪日子越香甜,剪一個幅字當空照,剪 一個輪圓月掛在日月潭……”他擔綱總導演的文藝晚會每每給人以鮮活、靈動的美。他說,搞晚會首先要把自己放在觀眾席上,了解觀眾的需求和喜好,把觀眾最為關心、關注的熱點和身邊的事通過晚會表現出來,晚會要突出“新、奇、特”。今年元月份,他和楊春聯手為柞水縣編導了“漁鼓鬧春”文藝晚會,贏得了省文化廳蔣廳長等一行專家的好評,稱這是一臺獨具特色的好晚會;他為興平市、興化集團組織的晚會至今也讓人們稱贊。每當大家夸獎時,他又總是抿嘴一笑說:“成績是大家的,我所走過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大家的攙扶和幫助。”現在他又將視角轉到了電視劇主題歌的創作上。三十集電視連續劇《關中男人》的主題歌和二十六集電視劇《出路》片頭曲《走》相繼出籠,不久將與觀眾見面,聽著那片頭曲《走》,我不由想到,這不正是他本人的足跡嗎?“風雨走的是彩虹,日月走的是春秋,山里頭山外頭,都有好奔頭呀,步步都是好時候……”
寫歌詞是件苦差事,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清貧,耐得寂寞。否則,誰也堅持不了。人家燈紅酒綠時,他卻寂寞孤獨夜。為了尋找一個嶄新的藝術角度,他要苦思冥想;為了一個鮮明的藝術形象,他要精心設計;為了幾行好詞好句,他要反復推敲。總之,為了能寫出優秀的作品,徐宗德往往搞得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然而,人一旦進入了這種境界,苦,反而不覺得了,待到作品寫成功了,那種又美又樂的心情是誰也體會不了的。正是這種執著的精神支撐著他在歌詞創作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他的心永遠依戀著他那寂寞而美麗的精神家園。
低調做人,視名利如云煙;淡然處世,笑奢侈似草芥。徐宗德用詩詞為時代高歌,用他的舞臺承載眼前的斑斕世界,用他誠摯的心向人們表白“愛你有顆透明的心,清清新新不染塵,純純凈凈不帶泥,浪花是你心中的歌,邊走邊唱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