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容上,從拷貝傳統媒體到探索新的報道方式
目前的手機報,原創性的內容并不多,大多還是對所依靠的傳統紙媒的內容拷貝。從長遠看,手機報應結合自身媒介特點和受眾定位,從文章結構、表達方式、語言風格等方面探索出適合自身的“個性化”的內容報道。
2、贏利模式上,從依靠用戶定閱收費到依靠廣告收費
從目前看,由于市場運作手段不成熟,手機報基本上采取了依靠收取訂閱費的模式來贏利。這樣產生的弊端就是由于定費高而造成一些有意者望而卻步。現在一些手機報開始探索依靠廣告贏利的模式,也就是借鑒傳統媒體的“雙重售賣”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協調好新聞和廣告的空間比例和時間比例,不然會對手機報用戶產生排斥。
3、媒介生態上,從占領市場到互利共存
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經過競爭、協調和融合所形成的“和諧”的媒介生態,如今面臨著被手機報打破的態勢。手機報作為新生媒介,必然要有一個向傳統媒介爭奪吸引力和市場的過程。但是,正當的競爭是促進各種媒介共同發展的前提。正如在互聯網沖擊下,報紙走向了深度,廣播強化了快捷,而電視強化視覺沖擊一樣,手機報的出現,也會促使各種媒介強化自身特點,走向互利共存。
手機報的應用行業:
1、學校---校園手機報。
2、商業--商業手機報
3、工業--工業手機報
4、農業--農業手機報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