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風采 (商南篇:書記縣長專訪)
核心提示: 2015年,是商南縣發展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這一年,商南扭住“六件大事”, 瞄準“四個突破”,加快“四區”建設,培育“四大產業”,在困境中創新驅動,在實干中轉型開拓,“五大建設”取得了新進展,各項工作開創了新局面。金絲峽成為國家5A級景區,“全國綠化模范縣”通過初驗,榮獲全省電子商務示范縣、雙擁模范縣、加快發展中小企業先進縣、教育強縣、綠化模范縣、生態縣、信訪工作先進縣、旅游扶貧試點縣、創業型城市等中省市表彰獎勵30余項。
華商報記者專訪了商南縣委書記劉春茂和縣長崔華鋒,請他們談談商南各方面的工作,以及“十三五”的發展規劃。
談定位
靈秀商南、旅游之都、創業新城
華商報:商南“十三五”的發展定位是什么?
商南縣委書記劉春茂:商南的產業發展特點鮮明,縣域內大部分企業是中小企業,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創辦的企業占比高達80%以上。加之商南又處在陜豫鄂三省八縣結合部,是陜西的東南門戶區,區位好、生態好、資源好,景區打造走在全市前列。結合以上幾點,我認為,若給一個形象概念和產業發展方向的話,可以定位為“靈秀商南、旅游之都、創業新城”。
談目標
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120億元
華商報:商南“十三五”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劉春茂:概括起來講就是“四個翻番、兩個領先、四個提升”。四個翻番,即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地方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四個翻番。到2020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2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5.6億元,分別較2010年翻2番;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80億元,較2010年翻3番;工業總產值達到320億元,較2010年翻4番。兩個領先,一是轉型升級領先。到2020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10:50:40。二是扶貧攻堅領先。2018年實現全縣4.36萬人全部脫貧,提前兩年摘掉國家貧困縣“帽子”。四個提升,一是城鎮建設提升。加快城鄉一體化,到2020年全縣城鎮人口達到15萬人,縣城人口達到9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0%。二是生態環境提升。加強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各項約束性指標均達到或超過省市標準。三是人民福祉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穩步提高,達到全面小康標準。四是治理水平提升。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持續轉變政府職能,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98%以上。
談發展
追趕超越“十三五”開好頭、起好步
華商報:統計報告顯示,2015年商南縣預計全年完成生產總值73.5億元、財政總收入4.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5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78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8250元,分別增長12%、10.6%、13.61%、11.3%、14.3%,均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全縣經濟發展如何在穩健運行中有所突破呢?
商南縣縣長崔華鋒:我們將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脫貧攻堅為統領,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優”總基調,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實施脫貧富縣、工業強縣、農業立縣、城鎮興縣、生態活縣“五大戰略”,突出循環工業園區、現代農業園區、靈秀城鄉社區(美麗鄉村)、旅游產業園區“四區建設”,培育壯大現代材料、能源電子、綠色食品、文化旅游、倉儲物流“五大產業”集群,扭住硅科技產業園、棚戶區改造、金絲峽旅游產業園區、試馬現代農業園區、蓮花臺電站、南灣“雙創”基地、火車站移民安置區及配套產業園建設等“七件大事”,積極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實現追趕超越,確保“十三五”開好頭、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