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陜南循環經濟示范縣區,打造三大百億新型工業園區。培育壯大“現代材料、綠色食品、輕工電子、能源開發、裝備制造”五大產業體系,建設“綠色食品加工、新型電子產品生產、石油開采用品生產、彩印包裝產業、全產業鏈光伏產品生產”五個產業基地,打造“縣工業園區、硅科技產業園區、丹南礦業園區”三大百億園區,構建“集群發展、協調發展、循環發展”的新型工業化新格局。力爭工業總產值達到320億元,年均增長18%以上,實現工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提高競爭力。
——撤縣設市,棚戶區改造促進城鎮化率提高到60%。商洛市委、市政府深入推進商于古道開發,將商南縣納入全市“一體兩翼”發展規劃,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商南將撤縣設市。這對于商南加快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是最大最直接的機遇。一旦設市成功,商南將以新的姿態展現在三省八縣之中。商南“十三五”重點推進城鄉一體新跨越,形成以城帶鎮、以鎮帶村、梯度推進、整體協同的發展格局,城鎮人口達到15萬人,城鎮化率提高到60%。
——謀劃的630多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400億,名列全省前兩名。緊盯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生態環保、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等領域,謀劃了六大類63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420.6億元。其中重大基礎設施182個,總投資459.2億元;新興產業類項目196個,總投資510.5億元;現代農業類項目85個,總投資114.8億元;生態旅游類項目67個,總投資210.9億元;現代服務業項目23個,總投資40.1億元;民生保障類項目83個,總投資85.2億元。達到1至5億元項目207個,5至10億元項目30個,10至50億元的項目28個,50至100億元的項目2個。其中商南硅科技產業園的土建施工、試馬現代農業園、丹江畫廊旅游區開發工程等重大項目列入省上計劃盤子。
——創建全省精準扶貧示范縣區,2018年在全市率先脫貧摘帽。搶抓新一輪扶貧開發及深化農村改革政策機遇,按照“突出重點、梯次推進、合力攻堅”的思路,以基礎設施為突破,以產業扶貧為抓手,以機制創新為動力,實施“五個一批”工程,推廣“五大模式”,用足用好八大脫貧舉措,抓好“集中連片”區域鎮村脫貧,創建全省精準扶貧示范縣區;著力解決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讓全縣人民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到2020年,全面消除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950元貧困標準(2015年)以下的貧困村85個、貧困人口4.36萬人。
——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智慧城市。實施“碧水藍天”、“生態修復”、“節能減排”、“農村清潔”四大工程,確保國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生態安全。以創建中國旅游強縣為目標,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精美城市、精品景區、美麗鄉村”三大會客廳,形成“精品帶動、多點支撐、產業融合、行業跟進”的全域旅游格局;以建設大秦嶺生態新城為目標,緊抓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戰略機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智慧城市,提升“大秦嶺封面”、“陜南明珠”等美譽度,推動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文化娛樂等市場繁榮。
——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打造全國綠色食品示范縣。實施生態產業基地工程、農業產業延伸工程、農業科技創新工程。按照“園區建設、農業設施、規模種植”三位一體和循環發展的思路,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加強農業現代化基礎建設。依托綠色生態優勢,促進特色農業與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到2020年,建設現代農業園區20個,省市級園區10個以上,總面積達到2萬畝。全縣農業增加值達12億元,園區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