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5年10月15日,金絲峽景區正式被批準為國家5A級景區,成為陜西省第七個5A級景區,成為陜南乃至全省生態旅游景區的新高地。
榮譽的背后是努力的結果,商南縣用了13年時間,先后投資3億多元,使金絲峽從一處無人問津的荒山溝谷發展成為國家級5A景區,這中間經歷了太多的曲折和付出。
2015年10月8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國家旅游局網站公布了新一批14個5A級景區,金絲峽位列其中。消息在微信上傳播,商南人歡呼雀躍。這不僅是商洛的喜事,也是陜西的重大喜訊。為了這個目標,金絲峽人著實想了很長時間,也為之奮斗了很長時間。
13年奮斗歷程
時間回到十年前,金絲峽是原生態、洪荒之地,是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從2002年秋,第一批建設者踏進這個“無人谷”經歷了3A創建、沖刺4A的艱苦卓絕的奮斗,一年接著一年,快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豐富產品內涵,完善服務功能,開拓客源市場,提升品牌質量。不斷創新,持續發力,一路向好。
建設中怎樣在寬不盈米,水急潭深的峽谷里修建棧道,讓游客欣賞美景,是一個難題。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一年又一年的改造提升,把峽谷天成同人工建設有機結合,讓旅游道路既利于通行,又便于觀景提景,提升景觀質量,釋放景觀價值,使棧道和峽谷相映成趣。
避石護樹,宜曲不宜直,疏理河道,保護山水原狀。通過設計生態化、建設生態化、管理生態化的努力,5萬米的棧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建設者頂著尖如刀削的寒風,寒徹筋骨的河水,把水泥、沙石、鋼筋等建設材料,用肩扛背馱運進建設現場,用紅軍“長征”精神,用血肉之軀在巖壁上筑起了萬米棧道。
2010年夏,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把景區蹂躪為一堆廢墟,一夜之間使一個4A級景區蕩然無存。在災后恢復重建的日子里,建設者們發揮頑強拼搏的精神,苦干實干,用了60天時間,就恢復了全部基礎設施,使災后奇峽更美麗,當年“十一”重新對外開放。
2011年,金絲峽建設水工程,保護水生態,弘揚水文化,完善規劃,做大水文章,當年獲得了國家水利部授予的國家水利風景區頭銜。
從2012年初,景區吹響了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沖鋒號。編制了一流的規劃,開展了一流的工程建設,開拓中遠程客源市場,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實施精準營銷,一系列全方位的創建工作,推動了金絲峽旅游產品的華麗轉身。這一年,金絲峽旅游產業園建設全面啟動,這一年,金絲峽獲得“全國最具影響力森林公園”稱號。